清朝“正一品”官员,享受的待遇有多好?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6 04:03 1

摘要:乾隆四十七年(1782)北京,殿试放榜后第三日,27岁的和珅被抬进紫禁城,当天赐红宝石顶戴、仙鹤补服,一串操作把“年薪”干到180两变18000两,热搜词条要是放现在就是#应届生入职首日公司送四合院#。核心就一句:别把“养廉银”当奖金,那是皇帝买命的封口费。

寒窗十年就为了“上岸”?看看清朝那200位正一品,真·上岸直接住进金山。

乾隆四十七年(1782)北京,殿试放榜后第三日,27岁的和珅被抬进紫禁城,当天赐红宝石顶戴、仙鹤补服,一串操作把“年薪”干到180两变18000两,热搜词条要是放现在就是#应届生入职首日公司送四合院#。核心就一句:别把“养廉银”当奖金,那是皇帝买命的封口费。

180两账面工资听着寒碜,可老佛爷紧接着塞红包:恩俸翻倍、养廉银百倍、冰敬炭敬四季不断,和珅22年后攒下11亿两,相当于朝廷15年财政收入。换算今天,等于一个央企副总干到退休顺手买下整个北上深核心地块。红宝石顶珠明码标价500两,可没人告诉你“公费装潢”:内务府直接拨专款重雕金座,连配珠都是和阗玉,公费报销不走工资条。宅子更离谱,恭王府6万㎡只是“宿舍”,产权归内务府,离职可不退,儿孙能继承,等于北京二环里整片胡同写你家族名。

仪仗16件只是标配,绿呢大轿8人抬,出街等于把“封路”写脸上。最骚的是“滚单”制度:出差沿途州县提前30里接驾,吃喝拉撒全包,连夜香桶都要换新。现代人出差报销餐标,人家直接报销一座驿站。

可高薪不是白拿。乾隆三十三年云贵总督恒文,贪了2万两养廉银,被赐自尽,死后家产充公,儿子流放伊犁。皇帝算盘打得精:拿钱买你忠诚,敢私吞就让你人头落地。张廷玉退休保太保衔,御赐匾额风光无两,可死后仍被乾隆翻旧账,差点夺谥。一句话:金手铐戴得松,砍头刀磨得亮。

网友@午门卖煎饼: “看完明白为啥清朝200多年才200人,这岗位KPI是要命的钱。” 网友@翰林院打更: “养廉银=皇帝版‘安家费’,敢伸手就真安家。” 网友·江南布衣: “和珅22年赚11亿,年薪5000万,顶现在互联网P11,但P11最多裁员,他玩不好是裁头。”

来源:神秘晚风czoh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