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包里连一块铜板都留不住”的打工人,刷到一条热搜:广东梅州一位阿婆翻出祖传抽屉,竟掉出一枚比美国历史还长三倍的开元通宝,621年唐朝的。网友瞬间炸锅——“原来我比古人还穷”。
“钱包里连一块铜板都留不住”的打工人,刷到一条热搜:广东梅州一位阿婆翻出祖传抽屉,竟掉出一枚比美国历史还长三倍的开元通宝,621年唐朝的。网友瞬间炸锅——“原来我比古人还穷”。
穷归穷,这枚小铜板能硬挺1100多年,靠的不是玄学,是硬核技术+官方“售后”。铜六铅四的配比,拿到今天就是国标;重量4克,误差0.1克以内,唐代的质检比某些网红奶茶还严。更鸡贼的是,朝廷每换一次年号,旧钱照收不误,等于给百姓终身保修,谁还舍得扔?对比之下,罗马第纳尔400年就成废铁,英镑1066年诺曼人一上岸就改头换面,论“长情”,还得看李唐。
别小看它出海打工的本事。日本奈良正仓院那把“和同开珎”,一比一复刻;韩国高丽王朝照抄版面;印尼爪哇沉船里开元通宝成堆,跟支付宝一样通行东南亚。老外抢着用,说到底是对大唐信用的无脑站队——比现在囤美元还稳。
到了清代,官方停铸,民间却把它当结婚硬通货:新郎得把开元通宝塞进红绸荷包,才能抱得新娘归,寓意“开枝散元”。风水师傅更绝,把唐、宋、明、清五朝铜钱串成“五帝钱”,挂门口挡煞,比摄像头还普及。文化续命,才是它真正的不老药。
如今直播间里,一枚品相完好的能拍到三千块,打工族一个月房租。唐朝工匠要是知道,估计笑得把铸炉都踢翻:当年一文钱买三只包子,现在一只包子换不回它半片锈。时间这把杀猪刀,对铜板倒挺温柔。
网友@村口柳三变: “翻了下抽屉,只有去年超市找的一块钢镚,锈得连5都看不清。人家开元通宝混到清朝还在打卡,我的钢镚连今年都撑不过,脸疼。”
来源:热心湖泊ODzka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