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3日,铠侠公司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暴跌超60%,仅407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次日,其股价应声暴跌23%,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AI存储赛道遭遇“黑天鹅”?日本巨头单日暴跌23%,全球芯片股集体趴窝,真相却让人意外!
一、事件回顾:一家公司“带崩”一个板块
11月13日,铠侠公司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暴跌超60%,仅407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次日,其股价应声暴跌23%,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恐慌情绪迅速蔓延至全球市场:
美股:闪迪暴跌14%、希捷跌7%、西部数据跌5%;韩股:SK海力士重挫8.5%、三星电子跌5.5%;A股:佰维存储、江波龙等个股跌幅超1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遭遇暴跌,铠侠年内涨幅仍超470%,西部数据等美股存储龙头年内涨幅甚至超260%。此次回调被市场视为“获利盘集中出逃”
二、深度拆解:铠侠“爆雷”的三大真相
与苹果的“固定价格协议”成双刃剑铠侠长期以协议价向苹果供应NAND闪存。当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时,其他厂商赚得盆满钵满,铠侠却因协议锁价无法享受红利。这被业内视为利润下滑的主因。产品组合“短期失衡”第二财季中,低利润的智能手机存储业务占比骤升至35%,而高毛利的AI数据中心产品占比不足。此消彼长下,整体盈利能力被拖累。客户采购模式突变云服务商要求从采购成品SSD转向直接采购闪存芯片,导致铠侠的高附加值业务缩水,短期利润承压。三、行业悖论:减产提价与业绩分化的背后
尽管铠侠业绩暴雷,但存储行业基本面实则向好:
供给侧: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四大龙头集体减产,NAND晶圆产量削减约7%-10%;需求侧:AI服务器存储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推动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合约价涨幅达20%-40%。为何出现“行业暖春”与“个股寒冬”并存的现象?
关键矛盾在于“涨价红利传导的时间差”:原厂与大客户的长期协议价格调整滞后,导致财报未能即时反映现货市场涨幅。此外,北美厂商已开启“恐慌性囤货”,进一步加剧短期供需失衡。
四、未来展望:AI驱动下,存储赛道仍是长坡厚雪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机构预测,AI驱动的存储短缺可能持续至2027年。第四季度DRAM价格预计环比涨8%-13%,NAND Flash价格涨5%-10%。技术升级加速结构性机会QLC闪存、HBM高带宽内存等高端产品需求爆发,国产替代政策(如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存储领域)同步助推产业升级。投资者如何布局?避免追高:存储板块周期性强,回调后布局更安全;聚焦龙头:关注技术领先、客户结构多元的公司(如美光、三星);关注A股替代逻辑:江波龙、兆易创新等企业受益国产化提速。结语: 综合来看,铠侠业绩“爆雷”更多是个案而非行业拐点。其背后反映的是存储产业链在AI浪潮下的结构性调整阵痛。对投资者而言,短期恐慌或许正是长期布局的窗口期。你看好存储板块的后市表现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渔圈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