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段时间,我像一台开满马力的机器:早起直播打卡、学C4D,剪视频、拍摄素材、列任务清单、听播客里高效博主讲“如何最大化时间”,早起打卡做直播,学C4D,剪视频、拍素材、列任务清单、看博主讲“如何把时间用到极致”……
“焦虑”,已经成了我们时代的一种口头禅。
刷短视频的时候、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提到这两个字。
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谁都躲不开。
你有没有这种时刻:半夜睡不着,还在刷“如何缓解焦虑”“怎么提升专注力”的视频。
手机屏幕的光打在脸上,脑子却已经完全放空。
一条接一条地下滑,像是在抓住救命稻草,又好像什么也没抓住。
有段时间,我像一台开满马力的机器:
早起直播打卡、学C4D,剪视频、拍摄素材、列任务清单、听播客里高效博主讲“如何最大化时间”,
早起打卡做直播,学C4D,剪视频、拍素材、列任务清单、看博主讲“如何把时间用到极致”……
一条条方法像药,我照单全收,一页页抄进本子里。
做得越多,越觉得焦虑;学得越快,心里越空。
我以为这叫“自律”,其实不过是在恐惧里打转。
怕落后,怕被看不起,怕被世界抛下。
吃饭的时候得听播客,走路也要戴着耳机听“认知提升”,
仿佛一旦停下来,就输了。
直到有一天,我坐在桌前写日程表,计划写着写着,突然就崩溃了。
“我到底在干嘛?”
忙得像陀螺,可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
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并不是不够努力,
而是太努力地在逃避——逃避面对那个真实、混乱、不够完美的自己。
于是我开始停下来。
每天给自己半小时,什么也不做,就发呆。
吃饭不再看手机,散步不再听课,
还开始了冥想,开始学着放空,
就这样,一点点地,我找回了自己生活的体感。
真正让我“醒过来”的,是有一天在角楼看日落。
风大得吹得人睁不开眼,天边一整片云被染成了粉红色,飞快地流动着。
我站在护城河边,手机录着延时,看着云聚云散,慢慢变暗。
就在那个什么都没发生的瞬间,我突然明白了:
原来生活不是一张完成表,也不是在打怪升级。
它更像是一首歌,有高音也有停顿,有节奏也有空白。
不需要每一分钟都“有产出”。
现在的我,不再逼自己“每天都得进步一点”。
我更愿意问自己一句话:
“我今天,有没有好好活着?”
写在最后:
我们总是被教导要把时间榨干,要“高效”、要“利用每一分钟”。。
却忘了,“无用”的时间,才是最能滋养我们的时刻。
那些你允许自己松弛下来的瞬间,
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来源:宣小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