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的秋,是同堂温汤里的半盏月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20:12 1

摘要:藏在海螺沟冰川下的温泉美墅!躺看雪山泡私汤,这才是川西避寒天的好去处。谁说冬天去川西只能挨冻?在海螺沟深处,藏着一家能把“冰川雪景”和“暖汤私宅”焊在一起的神仙民宿——同堂温泉美墅,让你在零下气温里,裹着浴袍就能把雪山盛景和暖呼呼的私汤拥个满怀。

藏在海螺沟冰川下的温泉美墅!躺看雪山泡私汤,这才是川西避寒天的好去处。谁说冬天去川西只能挨冻?在海螺沟深处,藏着一家能把“冰川雪景”和“暖汤私宅”焊在一起的神仙民宿——同堂温泉美墅,让你在零下气温里,裹着浴袍就能把雪山盛景和暖呼呼的私汤拥个满怀。

从成都出发,4小时车程就能逃离城市的灰蒙蒙,车过磨西镇的山坳时,雨刚停没多久。穿过飘着酥油茶香的柏秧坪村,风裹着冷杉的气息扑进车窗,“海螺沟同堂温泉美墅”在林间若隐若现。抵达后,我抬眼便撞见那扇嵌在石墙里的木门——门头的木檐翘着藏地特有的弧度,水流从黑色铁架上垂成帘,把一块刻着“同堂”的石牌浸得润亮。

一进民宿就被满院的川西木构建筑戳中心巴:青瓦坡屋顶积着薄雪,原木栅栏围着暖黄的灯笼,推开门就是带着松木香的地暖,连行李都没放好,就想先窝在客厅的羊毛沙发上,喝一杯管家递来的藏式甜茶。

大堂的桌是整段老木掏成的,旁边是一排木格栅隔开。年轮里嵌着几株青苔,头顶的梁木还留着旧屋的纹理,暖光从缝隙里漏下来,裹着墙角多肉的甜香。

我的房间藏在二楼最里处。推开门时,夕阳正从270°落地窗里漫进来,木色的温软便裹住了周身——床沿的纹理,灰色的毛毯,连地板都漾着暖光。床头的木屏上刻着水墨松枝,马歇尔音响低低放着弦乐,听着就让人不禁放松下来。天花板悬挂着投影仪等待开启,一切都是那么舒适妥帖。

抬眼时,落地窗把整幅青山林海框成流动的画,两张靠椅晃着闲意。令人惊喜的是露台——玻璃门一滑开,私汤池的水汽便裹着山风撞过来,池边的藤椅上摆着果盘,青提还沾着露。我蜷在池里时,天慢慢暗了,远处的冰川在暮色里泛着淡蓝,看着星星一颗接一颗掉进汤池,碎成粼粼的光。

令人心动的还要数每间房标配的“私汤庭院”。试想一下:窗外是覆雪的贡嘎雪山支脉,汤池里飘着松针和玫瑰,水温刚好漫过肩膀,把旅途的疲惫都泡进热气里。要是赶上落雪,抬头就是雪花落在温泉水面的细碎声响,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浪漫,比任何网红打卡地都更戳人心。

再凑近看房间里的浴室,更觉处处是心思。深灰墙面带着细腻的纹理,和通透的玻璃隔断搭在一起,既敞亮又妥帖地分出了空间。白瓷洗手盆干净又雅致。镜子够大,把灯光和窗外的影都收了进去,长条形的灯束轻轻垂着,暖光裹着整个空间。木盒里立着的洗漱用品、藤篮里叠得整整齐齐的毛巾,连那抹湖蓝的小物都像藏了点巧思——既利落又有温度,连洗漱都成了件舒服的事儿。

晴光里的园径弯成了柔软的线,石板踩着微凉,碎石缝里的草芽沾着晨露。那方木亭嵌在浓绿里,白顶衬着蓝天,竹帘后漏出半角花木,连游人举起的镜头,都像要把这满院的清润,都收进此刻的风里。

循着弯线往里走,方木亭便撞进眼里。木架撑起的小亭像藏在林里的温柔角落——白纱顶滤过轻软的光,竹帘半掩着周遭的绿意,木桌木椅浸着草木的潮气。风掠过的时候,花叶的香裹着山气钻进来,连石径上的苔痕都泛着润润的意,坐在这里,只感受惬意。

夜里被香味勾下楼。餐厅的木桌擦得发亮,土鸡锅的蒸汽裹着松茸香漫到鼻尖,牦牛汤锅的辣意里混着高山腊肉的咸香,凉拌折耳根脆生生的,咬开时微微能尝到一些山野的清苦。老板是个扎藏辫的汉子,笑着往我碗里添酥油饼:“都是村里阿妈的手艺,暖身子。”窗外的悬崖温泉区亮着灯,有人在汤池里碰杯,笑声顺着风飘上来,裹着秋千凉亭的铜铃响。

暮色四合时,户外悬崖温泉的水汽氤氲升起。我浸在天然硫磺汤池中,山风裹着林叶的气息直往颈窝里钻,汤池的暖又顺着脚踝往上漫,刚好中和了夜里的凉。抬眼是远山衔着的最后缕霞,低头是池面碎成星子的灯,藤椅的影子软在木台上——此刻不用说话,光是听风擦过池面、看星子在水里晃,就能心满意足了。

第二日醒在鸟鸣里。推开窗,晨雾正从海螺沟的冰川上滚下来,把红石滩染成朦胧的朱红。我揣着民宿备好的下午茶——酥油茶和青稞饼,沿着茶马古道的旧迹往磨西古镇走。天主教堂的石墙爬满青苔,红军长征陈列馆的展柜里,旧草鞋还沾着雪山的泥;燕子沟的红石在溪里铺成红毯,四号营地的冰川舌泛着幽蓝,风裹着雪粒砸在脸上,凉得人心里发颤。

不止是住得舒服,玩的也全是“本地人私藏款”。民宿会帮你规划专属路线:早上跟着向导去冰川徒步,踩在蓝冰上听冰裂的清脆声响,楼高的冰墙层层叠叠向远处挤去,这是天道造物的神迹;中午回来吃管家做的牦牛肉火锅,连汤底都是熬了3小时的骨汤;下午可以在民宿的书吧翻一本老书,或者去顶楼露台用长焦拍雪山;到了晚上,还能围着火塘听当地朋友讲海螺沟的古老传说。

返程时已是黄昏,同堂的灯次第亮了。我泡在露台的汤池里,看月亮从山尖升起来,把半盏清辉落进池里。木屋里的地暖烘得拖鞋暖融融的,投影幕布上正放着老电影,小度轻声问:“需要为您播放舒缓音乐吗?”我忽然懂了“同堂”的意思——是旧木梁与新科技的共生,是山野味与烟火气的相融,是冰川的冷与汤池的暖,裹着一个异乡人,在海螺沟的秋里,成了片刻的归人。

院子里可观看日照金山贡嘎雪山,泡汤赏金两不误

要是带着家人来,这里更是“解放双手”的宝藏地。儿童可以做酥油茶、画唐卡;长辈们可以在庭院里晒晒太阳,和民宿主人聊聊川西的故事。从早餐的现磨豆浆到睡前的暖脚汤,每个细节都透着“比在家爽”的贴心。

离开时,车窗外的美墅渐渐隐入林间,而温泉的暖意、美食的鲜香、冰川的壮阔与古镇的厚重,早已交织成一段温柔的私语,刻在记忆深处。愿往后岁月,仍能常回这海螺沟的秘境里,在温泉与星光下,再赴一场与自然、与时光的美好之约。

冬天的川西不只有寒风,还有同堂温泉美墅这样的温暖角落——不用挤景区、不用赶行程,只用把自己交给雪山和温泉,就能拥有一场“慢到骨子里”的治愈之旅。这个冬天,别再纠结去哪儿了,来海螺沟,住进同堂,把雪山私汤的浪漫,变成你的专属回忆。

来源:文娱没有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