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抢NASA订单,LG的野心是“天地通吃”,太空技术拿回地球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5 18:06 1

摘要:在地球上,手机电池冬天掉电快,但在太空,电池面临的可是“地狱模式”;

在地球上,手机电池冬天掉电快,但在太空,电池面临的可是“地狱模式”;

温度在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和上百度的暴晒之间反复横跳,传统的电池在这种环境下基本就是“废铁”。

就在2025年11月,全球电池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宣布了一件大事:

它与美国一家名为South 8 Technologies的初创公司“牵手”了。

他们的目标就是攻克这个“地狱难题”,制造出能在太空极端环境中“活蹦乱跳”的超级电池。

目前,很多航天器(比如国际空间站)用的还是“老古董”——镍镉电池(NiCd)。

它很皮实,不怕冻,但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太笨重了。

它的能量密度只有我们手机里锂电池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有“记忆效应”,电没用完就充,容量会下降。

太空探索每一克重量都贵如黄金,镍镉电池显然已经“过时了”。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我们电动车上的锂电池呢?

因为锂电池有个“致命缺陷”——电解质。

传统锂电池内部是液态电解质,温度一低,它就开始凝固;

变得像“冰沙”,离子无法通过,电池就“冻僵”了。

温度一高,它又可能沸腾,导致电池鼓包、短路,甚至在真空中引发起火爆炸。

此前国际空间站就发生过电池故障,在太空里“玩火”,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合作的主角,就是South 8公司带来的“黑科技”——LiGas(液化气体电解质)。

这东西颠覆了传统思路,它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液化气体”来代替传统的“盐水”。

它的工作区间极其恐怖,能在-60℃到+60℃的超宽温度范围里稳定工作。

-60℃,电解质照样导电;+60℃,它也不会“开锅”。

还可以自灭火,这是最牛的一点。

如果电池被撞击或发生短路,导致温度骤升。

这种气体电解质会瞬间汽化并排出,立刻切断电化学反应。

简单说,它会“自我灭火”,从根本上杜绝了起火爆炸的风险。

就凭这项技术,South 8在2024年就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发明”之一。

2025年11月的这次合作,是一次典型的“强强联合”。

LG是电池界的“老炮儿”,它从2016年就开始给NASA的宇航服提供电池,2025年又拿下了NASA月球电动车(LTV)的电池订单。

LG不缺技术,不缺经验,尤其擅长在极端环境下的电池设计和模拟测试。

South 8是掌握“独门秘籍”的初创公司,它的LiGas技术已经在18650型号电池上得到了验证;

不仅安全,还能提升充电速度和循环寿命。

这次合作堪称“天作之合”,LG负责电池整体设计、太空环境测试,South 8负责提供核心的LiGas电解质和工艺。

这不仅让LG摆脱了传统技术的路径依赖,也让South 8的“黑科技”有了量产和走向太空的机会。

花这么大代价,LG只是为了抢NASA那几块电池订单吗?格局小了。

LG的野心,是“天地双线”战略。“天”线是抢占航天制高点。

NASA的下一代任务,比如载人火星探测,对电池的要求是“变态级”的。

LG与South 8的这项技术如果通过验证,预计能让航天器的电池重量减少40%以上,续航能力提高两倍。

同时LG近期还与SpaceX达成协议,为“星舰”火箭定制圆柱形锂电池。

别忘了,LG集团自己还定了个2032年登陆月球的长期目标。

“地”线是技术下沉,降维打击,这才是LG“一石二鸟”的精妙之处。

在太空都能用的电池技术,拿回到地球上用,会怎么样?

在极寒地区的电动汽车,冬天还会怕“趴窝”吗?

在高海拔地区飞行的无人机,还会怕电池被“冻住”吗?

LG等于是在用最严苛的太空环境,给自己当“超级实验室”。

一旦技术成熟并降低成本,它将彻底改变高端储能和电动交通工具的安全标准。

来源:小张的任意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