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谈潮汕人的生意口诀:6句老话藏着致富密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5 17:43 1

摘要:“宁赚百人一毛,不赚一人一元”“生意做活,不如人情做透”——近日,在广州做批发生意的潮汕商人林先生,分享父辈传下的6句生意口诀的视频走红网络,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视频中,林先生结合自己20年创业经历,拆解口诀背后的经商逻辑,让网友惊呼“原来潮汕商帮的财富密

“宁赚百人一毛,不赚一人一元”“生意做活,不如人情做透”——近日,在广州做批发生意的潮汕商人林先生,分享父辈传下的6句生意口诀的视频走红网络,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视频中,林先生结合自己20年创业经历,拆解口诀背后的经商逻辑,让网友惊呼“原来潮汕商帮的财富密码,都藏在老辈人的老话里”。这些看似朴素的口诀,不仅是潮汕人代代相传的经商智慧,更道透了商业本质,对当代创业者极具借鉴意义。

林先生今年45岁,祖籍广东汕头,从摆地摊卖潮汕特产起步,如今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拥有两家批发档口,年营业额超千万。他坦言,自己没读过名牌大学,创业路上全靠父辈传下的“生意经”指路,“这些口诀看似土气,却都是老辈人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能帮你避开很多坑”。在他看来,潮汕商帮之所以能被誉为“东方犹太人”,遍布全球各行各业,靠的不是天赋异禀,而是这些融入血脉的经商准则。

口诀一:宁赚百人一毛,不赚一人一元

“这句话是我爷爷教我的,意思是做生意要薄利多销,靠走量取胜,而不是盯着单笔利润‘宰客’。”林先生回忆,刚创业时他卖潮汕牛肉丸,别人一斤卖35元,他坚持卖30元,虽然每斤少赚5元,但每天销量是同行的3倍。靠着薄利多销,他积累了第一批老客户,很多餐馆老板从“试买”变成长期合作,甚至主动帮他介绍新客源。

这一口诀的核心是“流量思维”与“诚信底线”。潮汕商人深知,单笔高额利润往往是一次性交易,而薄利多销能积累稳定客户群,靠复购和口碑实现长期盈利。数据显示,潮汕商人经营的业态中,批发、零售、餐饮等“薄利走量”型占比超60%,他们信奉“细水长流”,从不追求“一锤子买卖”。就像深圳某潮汕籍商超老板,坚持“同类商品比同行便宜5%”,虽然单品利润率低,但年客流量突破千万,净利润远超同行。

口诀二:生意做活,不如人情做透

“潮汕人做生意,先做人后做事,人情到位了,生意自然成。”林先生分享,他的档口能在竞争激烈的批发市场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记着客户的事”。有个餐馆老板的孩子高考,他提前打听考点送了降温用品;有客户母亲生病住院,他抽时间去探望,带了家乡的滋补品。这些看似与生意无关的举动,让客户觉得“靠谱、有人情味”,即便偶尔有同行出价更低,客户也愿意在他这里拿货。

潮汕商帮的“人情生意”,本质是长期主义的信任积累。他们注重维系客情关系,不仅关注交易本身,更在意客户的生活需求与情感诉求。在潮汕商会,流传着“生意可以谈,朋友不能断”的说法,很多合作都是从朋友关系延伸而来。就像李嘉诚早年创业时,为客户垫付货款、帮供应商解决资金难题,这些“人情投资”最终都转化为商业上的信任与支持,成为他事业腾飞的重要助力。

口诀三:抱团如握拳,独行如散沙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这是潮汕商帮最核心的生存法则。”林先生介绍,潮汕人出门经商,讲究“互帮互助”:刚入行的新人会得到老乡的货源支持、经验分享;遇到资金周转难题,老乡之间会主动拆借,不用复杂的手续;甚至在外地开拓市场,潮汕商人会抱团拿下档口、共享客源,避免恶性竞争。

这种“抱团文化”在潮汕商帮中代代相传。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00个潮汕商会,覆盖五大洲,这些商会不仅是资源对接平台,更是潮汕商人的“后盾”。早年潮汕人在东南亚经商,面对当地势力的排挤,正是靠着抱团取暖、互通有无,才站稳脚跟;如今在国内的电商、直播等新兴领域,潮汕商人依然延续这一传统,形成“供应链+主播+运营”的抱团模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林先生感慨:“我当年能从地摊做到两家档口,离不开老乡的帮助,没有抱团,就没有潮汕商帮的今天。”

口诀四:眼观六路找商机,耳听八方抓风口

“生意不是等出来的,是找出来的,要时刻盯着市场变化,才能抢占先机。”林先生分享,2018年他发现很多餐馆开始主打“健康饮食”,立刻联系家乡的农户,引进无添加的潮汕手工鱼丸、蔬菜丸,比传统产品溢价高20%,还成了爆款;2022年直播带货兴起,他又果断请老乡的女儿做主播,把档口搬到线上,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10万。

潮汕商人的“敏锐嗅觉”,源于对市场的极致关注。他们不局限于自己的行业,而是广泛收集信息,从政策导向、消费趋势到人情世故中挖掘商机。就像早年潮汕人发现珠三角制造业崛起,立刻涌入做辅料供应;看到跨境电商风口,又抱团布局海外仓。这种“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去”的灵活性,让潮汕商帮总能在时代变革中抓住机遇,从早年的“三来一补”到如今的新能源、互联网,始终走在市场前沿。

口诀五:小生意不嫌小,大生意敢闯大

“很多人看不起小生意,觉得赚不到钱,但潮汕人相信‘小钱积多成大钱’。”林先生回忆,他爷爷辈就是靠走街串巷卖糖葱薄饼、潮汕橄榄起步,一分一厘积累资本;他自己创业时,从每天赚几十元的地摊生意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和资金,才敢扩大规模。而当遇到大机会时,潮汕人又敢于“孤注一掷”,全力拼搏。

这种“务实+敢闯”的特质,是潮汕商人的鲜明标签。他们不浮躁、不急于求成,愿意从底层做起,把小生意做精做透;同时又具备冒险精神,遇到优质项目时,敢于投入全部资源。就像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早年从跨境电商小生意起步,积累经验后果断入局社交电商,敢于投入巨资补贴用户,最终打造出万亿市值的企业;还有无数潮汕籍创业者,从夫妻店、小作坊做起,最终成长为行业龙头,靠的就是“小不嫌弃,大不胆怯”的心态。

口诀六:失信寸步难行,诚信走遍天下

“生意场上,诚信是最大的本钱,一次失信,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林先生强调,潮汕人最看重“信用”,答应客户的交货时间绝不拖延,承诺的产品质量绝不含糊。有一次,他的档口因为物流问题,一批牛肉丸延误了半天送达,他不仅全额退款,还额外赔偿了客户的损失,虽然亏了钱,却保住了客户的信任,后来那个客户成了他的长期大客户,每年带来几十万的订单。

诚信是潮汕商帮的立身之本。在潮汕商界,流传着“欠钱可以还,失信难挽回”的说法,很多合作都是“口头约定”,却能严格履行。早年潮汕人在海外经商,没有复杂的合同,仅凭“潮汕人的承诺”就能达成大额交易,靠的就是代代相传的诚信口碑。如今,这种诚信文化依然发挥着作用,潮汕商人经营的企业,违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合作伙伴正是冲着“潮汕人讲信用”才主动上门合作。

林先生分享的6句生意口诀,看似简单朴素,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逻辑:薄利多销是流量思维,人情做透是信任积累,抱团发展是资源整合,敏锐洞察是趋势把握,务实敢闯是心态修炼,诚信为本是底线坚守。这些口诀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是因为它们抓住了商业的本质——商业不仅是利益交换,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共赢。

如今,很多创业者抱怨生意难做、竞争激烈,但从潮汕人的生意口诀中不难发现,成功的关键从来不是天赋或运气,而是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懂得借力、把握趋势。这些看似“老套”的准则,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薄利多销能帮你积累初始客户,人情做透能让你获得长期合作,抱团发展能降低创业风险,敏锐洞察能让你抢占市场先机,务实敢闯能让你稳步成长,诚信为本能让你走得更远。

潮汕商帮的财富密码,从来不是什么独门绝技,而是这些融入血脉的经商智慧。对于当代创业者而言,与其盲目追逐风口、寻找捷径,不如静下心来学习这些朴素的口诀,把它们融入到日常经营中。就像林先生说的:“生意没有捷径,把老辈人的道理悟透、做好,自然能赚到钱。”

这些流传百年的潮汕生意口诀,不仅是潮汕商帮的宝贵财富,更是所有创业者的指路明灯。它告诉我们:商业的本质是共赢,成功的秘诀是坚持。愿每一个创业者都能从这些口诀中汲取智慧,少走弯路,在商业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宁静姿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