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青花,200多万,这才是最顶级的青花玩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00:51 1

摘要:上周北京保利刚落槌,一块清代青花山子拍到897万,朋友圈立马刷屏:这哪是石头,分明是印钞机。

青花玉疯了?

上周北京保利刚落槌,一块清代青花山子拍到897万,朋友圈立马刷屏:这哪是石头,分明是印钞机。

我盯着屏幕里那块黑白料子,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句话却是——它凭啥比北京一套房还贵?

答案不在拍卖行,在且末县新挖出的那条矿脉。

今年三月,矿工在海拔四千米的雪线附近刨出带流沙纹的青花,墨色像被风卷起的飞天衣袂,白肉里夹着金丝。

消息一出,和田料贩子连夜包车往山里冲,结果环保卡子直接拦路:全年只给三吨,多一克都扣车。

料场老板老赵跟我视频,手机对着仓库,空荡荡就剩半麻袋碎料,他咧嘴一笑:现在顶级克价一万二,比去年贵三成,就这还得托人批条子。

年轻人进场更离谱。

苏州90后设计师阿豪把青花切成耳机盒,黑的地方雕竹林七贤,白的地方留白当云,众筹价三千八,两千份三天抢光。

买家留言:拿在手里,像把宋元山水塞进裤兜。

阿豪说,他们根本不在乎料子多贵,要的是“新文人”三个字能发朋友圈。

我听完直挠头——古人拿它祭天,今人拿它听歌,时间真会开玩笑。

最魔幻的是检测室。

NGTC去年上线AI,石墨包体一扫,和田还是俄料,三秒出报告。

以前老师傅靠手电眯眼,现在机器比人狠。

上周我陪朋友去送检,旁边大叔的“和田青花”被判定俄料,当场脸绿——他去年花八十万收的,如今腰斩都没人要。

技术员小声补刀:俄料墨色成片,像墨汁泼墙上,和田是雾状散开,肉眼难辨,机器一眼看穿。

我听完后背发凉,原来知识真能变钱,无知也能亏钱。

说回那块897万的山子。

拍卖师落槌前我数了下,黑白层叠正好七层,像把漓江压缩成三明治。

清代匠人没电动工具,硬是靠手挫出毫米级过渡,今天再顶级的巧雕师傅也只能摇头。

那一刻我明白:贵不是石头,是时间。

当矿山被封,当老匠人离世,当AI把秘密拆成代码,剩下的青花就成了绝版邮票——越炒越少,越少越疯。

所以别再问青花玉是不是泡沫。

它早成了两条平行线:一条在故宫旧藏里躺成文化符号,一条在直播间里切成耳机壳。

你买或不买,山都不会再开门,机器也不会停。

唯一确定的是——下次拍卖,897万只是起步价,而我们手里的耳机盒,已经悄悄裂了一道纹。

来源:淡定面条4rVpR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