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种了四十多年菜,从跟着俺爹学种地,到如今帮城里娃指点阳台种菜,见过太多新手瞎忙活:要么跟风买花哨新品种,最后只长叶不结果;要么浇水像救火,把菜根泡烂;要么只用化肥,地越种越板结……其实种菜没啥玄乎的,遵循祖辈传下的老规矩,顺着土地的脾气来,新手也能种出满盆鲜
咱种了四十多年菜,从跟着俺爹学种地,到如今帮城里娃指点阳台种菜,见过太多新手瞎忙活:要么跟风买花哨新品种,最后只长叶不结果;要么浇水像救火,把菜根泡烂;要么只用化肥,地越种越板结……其实种菜没啥玄乎的,遵循祖辈传下的老规矩,顺着土地的脾气来,新手也能种出满盆鲜菜。
一、选种:不追花哨,本地老种最靠谱
新手种菜,首错就是贪新鲜,买包装好看的网红品种。前年邻居家小年轻,非要种“进口樱桃番茄”,又是调温度又是调湿度,结果结的果子还没指甲大。咱种菜,应选本地老品种,比如番茄选“毛粉802”,黄瓜用自己留的旧种子,生菜、萝卜也选本地常种品种。这些种子经过几十年磨合,已适应本地气候水土,抗旱耐涝,病虫害少。
咱还爱留自己的菜种,番茄选枝头最壮的顶果,黄瓜留藤中间的腰瓜,等它们熟透摘下,晒干存好籽,来年种下,扎根深、长得旺,结的果还带着老辈儿的香味。记住,白菜、西兰花等杂交种别留种,留了也长不好,白忙活。
二、配土:养地如养娃,土肥透气菜才壮
新手常犯的错,是直接挖园土种菜,要么板结如石,要么一浇水就烂根。咱种地讲究“养地”,土壤要松软肥沃。就地取材即可:园土掺上腐熟的鸡粪、碎秸秆,再拌点草木灰,比例不用严格,大概搅和均匀,抓一把能成团、松手能散开就行。
草木灰是个宝,烧柴火的灰别扔,装起来备用,既能补钾让菜茎秆粗壮,还能防蚜虫、根蛆等害虫。生粪不能直接用,得堆在墙角沤半个月,等发黑发臭再用,否则会烧得菜苗蔫头耷脑。花盆底下垫点碎瓦片,排水好,菜根就不会闷坏。
三、浇水:宁干勿涝,看土看天不瞎浇
“水浇多了,菜先死”,这是俺爹传下的老话。新手总怕菜渴,天天浇水,结果菜根泡在泥里无法呼吸,慢慢就烂了。咱判断是否浇水,可用老办法:竹签插土里,拔出半截干了再浇,浇就浇透,直到水从盆底流出。
夏天天热,早晚浇水,别正午浇,否则菜苗会被激着;冬天冷,午间浇水最合适。像黄瓜、茄子等怕涝的菜,宁干勿湿;生菜、空心菜喜湿,也得等土表干了再浇。去年有个城里娃跟俺学种黄瓜,听了俺的话少浇水,结的瓜又脆又嫩,没一棵烂根。
四、种时:顺节气、看光照,菜苗长得齐
种菜得看天时,老辈儿的节气错不了:“立春种豆角,雨水种生菜,立秋种白菜,秋分种大蒜”,跟着节气种,出苗率翻倍。春播要等最后一场霜过,白天温度稳在15℃以上再下种,否则籽儿在土里捂烂也不出苗;秋播要赶早,趁墒情好赶紧种,晚了菜长不大就入冬。
光照也很重要,菜和人一样,得找对地方:南瓜、番茄、辣椒等喜阳的,要放阳台最晒处,每天晒够四五个钟头,否则只长藤不结果;莴苣、文竹耐阴,放阴凉处即可,晒狠了叶子会焦。咱种南瓜,都种在院子南边,爬藤快、结瓜多,这就是顺了菜的脾气。
五、施肥:肥不在多,在巧,天然肥最养菜
新手总觉得施肥越多越好,买一堆化肥猛撒,结果菜苗长得又细又高却不结果,这叫“窜天猴”,是肥烧的。咱种菜,讲究“薄肥勤施”,且要用天然肥。
厨房的淘米水,晒三天再浇菜,叶子绿油油;煮黄豆的水,晾凉兑水浇,果子结得又大又甜;骨头渣砸碎埋在菜根旁,是天然钾肥,番茄、黄瓜吃了,口感更地道。春夏天菜长得快,每月浇一两次薄肥;秋冬菜长慢了,就少施或不施。还有个规矩,一块地不能年年种一种菜,今年种番茄,明年种豆角,轮着来,土壤不缺肥,菜也少生病。
六、管护:勤转悠、少折腾,菜才长得旺
种菜就像养娃,得天天照看。俺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园,摸土壤干湿,瞅叶子有无虫洞,蚜虫来了挂黄板,菜青虫就人工捉,实在不行就用大蒜水、洋葱水喷一喷,环保还不影响口感。
新手有两个坑要躲:一是用太大的盆种小苗,土壤太多浇了水渗不透,菜根没法“抓土”,长得慢;二是频繁搬菜,菜适应了一个地方,挪来挪去会掉叶、不结果,选好地方就固定住。另外,雨后得及时锄地,“锄头底下有三宝:防旱、防涝、除杂草”,土松了,菜根长得深,抗旱抗涝都强。
种了一辈子菜,咱最明白:庄稼不欺人,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回报。新手不用怕犯错,照着这些老规矩,少瞎折腾、多顺天时,慢慢就能摸透土地的脾气。看着小苗发芽、开花、结果,那种踏实的欢喜,比啥都强。
声明:本文为咱种了四十多年菜的实战经验总结,纯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具体种植需灵活调整,本文不构成专业种植指导;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村夫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