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辛芷蕾带火鹤岗小串,获奖后低调回乡,亲戚团全员捧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5 10:04 1

摘要:最近刷手机,对明星“荣归故里”那套流程,看得确实有点多。场面都差不多,热闹得有点像标准模板。但辛芷蕾这次回鹤岗,总觉得劲儿不太一样。这事儿,得从一顿烧烤说起。

最近刷手机,对明星“荣归故里”那套流程,看得确实有点多。场面都差不多,热闹得有点像标准模板。但辛芷蕾这次回鹤岗,总觉得劲儿不太一样。这事儿,得从一顿烧烤说起。

你得先想想那个画面反差。前脚人还在威尼斯,凭着《日挂中天》拿了个分量极重的影后——这可是巩俐之后头一份的荣誉。后脚她就落地鹤岗了,没搞什么庆功酒会,直接一头扎进了街边一家烧烤店。那不是团队摆拍的精致吃播,是真饿了,一天吃了两顿。我看到那段视频,她就那么随意地坐在个小马扎上,撸着那种带点血丝的三分熟牛肉串,旁边配一瓶当地人叫“爽花”的小汽水。那股子松弛和舒坦,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见炭火混着孜然的香气。

烧烤店老板说,她本人比电视上看着瘦,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像邻居家放假回来的闺女。这话听着客气,可你再看看后来比优特广场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就能咂摸出点别的味道了。红底白字的横幅拉着:“从鹤岗到威尼斯,我们有梦可做”,底下乌泱泱全是人,舅姥爷、姑姑、姑父,一大家子亲戚都来了。那股劲头,不太像追星,倒更像是一整个家族,甚至一整个小城的人,在等着自家那个最有出息的孩子回家过年。

老实说,我起初也嘀咕,这阵仗是不是太大了?可转念一想,鹤岗这地方,这几年挂在嘴边的标签,除了“白菜价”的房子,就是“收缩型城市”的某种落寞。冷不丁地,自己家走出去的姑娘,站上了国际A类电影节的领奖台,捧回来一个沉甸甸的奖杯。这份荣光对他们来说有多实在,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自豪,我好像一下子就理解了。有个大叔在人群里举着手机拍,嘴里跟旁边人反复念叨:“这是咱家的孩子”,那语气里的骄傲,是真藏不住。

更让我有点触动的,是辛芷蕾自己。她在见面会上,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她说,十几年前自己跟人说梦想是当国际巨星,听的人都觉得是个笑话。现在,她做到了。那种感觉,可能就像一个人憋着一口气跑了很远很远的路,终于冲过终点线,可以回过头,对着所有曾经不解的目光,长长地、深深地喘上一口气。这里面有多少辛酸,又有多少扬眉吐气。

她说,希望以后大家提到鹤岗,不光是房子,也能想到来这儿旅旅游,吃吃烤串。这话特别实在,没喊什么宏大的口号。但偏偏就是这顿烤串,真把事儿给办了。据说那几天,“鹤岗小串”的搜索量直接翻了三倍多。

从威尼斯星光熠熠的红毯,到鹤岗烟火缭绕的烧烤摊,这中间隔着十几年光阴,也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但辛芷蕾好像没怎么变。在北京机场被拍到,还是简单的牛仔裤配平底鞋,回到家排队吃烧烤,也戴着口罩混在人群里,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她身上那股子劲儿,从《繁花》里就能看出来,那种东北姑娘特有的爽利和实在,一点没丢。

这大概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衣锦还乡”吧。不是排场有多大,也不是通稿写得多漂亮,而是你无论走了多远,爬了多高,心里最惦记的,到头来还是家门口那一口滋啦作响的烤串,和那些不掺任何杂质、真心为你高兴的笑脸。

来源:橘子娱乐36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