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 月 5 日上午,贵州榕江县平寨村的空地上,230 名男女老少齐声应和,6 吨重的木屋顺着号子声缓缓挪动,30 米外就是它的新位置。
“一、二、三!”
11 月 5 日上午,贵州榕江县平寨村的空地上,230 名男女老少齐声应和,6 吨重的木屋顺着号子声缓缓挪动,30 米外就是它的新位置。
这场硬核搬家的发起人是村民杨胜明。他住了二三十年的木屋要让位于新砖房,得先搬到临时地块暂住。前一天通过村里广播和亲戚传话求助,第二天一早 7 点,村民们就陆续赶来。
动工前,几个人爬上屋顶,小心取下瓦片码在空地,避免搬家时砸到人。木屋全靠榫卯拼接,不用一钉一铆,也没打地基,只要新址地面平整就不会倾斜,这才有了整体搬动的可能。
“得听指挥才挪得稳。” 村党委书记吴见兴也在抬房队伍里,他攥着木架解释,现场有人专门喊号,众人同步发力,6 吨的房子竟走得很平稳。当天中午 12 点前,木屋就安安稳稳落了地,傍晚就能住人。
傍晚的村里格外热闹,杨胜明摆了二十多桌宴席。“没帮忙的也能来吃,就是想谢大家。” 他笑着说。
吴见兴早已习以为常:“村里侗族、水族乡亲多,每年都有一两户这么搬家。不用给钱,一顿饭就是心意,这是传了多年的情分。” 这种人力挪木屋的习俗在贵州流传已久,对房屋框架影响极小,安全性很高。
人心齐,木屋移
为精湛的传统工艺喝彩
更为这份不分你我
来源:直播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