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来做广播体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6 22:50 1

摘要:导视:1951年11月24日,第一套广播体操在全国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新鲜事。每天上午十点,电台都都会准时播送广播操的音乐,大家动作整齐划一:踢腿、扩胸,跳跃,当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黄其每每回想起自己每天播放广播操音乐的情景时总是感慨万分。而19

大家一起来做广播体操

嘉 熊

导视:1951年11月24日,第一套广播体操在全国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新鲜事。每天上午十点,电台都都会准时播送广播操的音乐,大家动作整齐划一:踢腿、扩胸,跳跃,当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黄其每每回想起自己每天播放广播操音乐的情景时总是感慨万分。而1961年,电影导演谢晋拍摄的《大李、小李和老李》就把工人们做广播体操的场景搬上了银幕,影片中大李甩辫子的动作至今让许多观众记忆深刻。

解说:还记得《大李小李和老李》这部电影吗?肉联厂老工人,现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讲述幕后的故事。

同期声:“老李”:你生产上(抱怨)我吃不消了,一到球场上像个老虎。一个篮球拍过来了,他非要投。“小李”:这个动作笔直,手伸直。

解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千百万人随着音乐一起做操,成为破天荒的新鲜事。

同期声:到时间了大家就知道了,到时间了,钟一看,到了到了,音乐一放,大家就很兴奋地做起来。

解说:老场坊是上海虹口区的一个创意产业园区,每天清晨,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聚集到这里做广播体操。而在这里做广播体操是很有说头的,其渊源来自于一部电影。

同期声:社区阿姨

《大李小李和老李》就是这里拍的呀。

同期声:社区阿姨

就是这里面,我们做广播操前面一扇门进去就是。

解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电影导演谢晋拍摄了喜剧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说的就是那些年里上海人做广播体操的故事,这是新中国最经典的一部体育电影。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其中那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

同期声:社区阿姨

就是一个辫子一甩,后面的人跟着这样一甩。

同期声:社区阿姨

一、二,一甩。

同期声:社区阿姨

这小姑娘一甩,后面大李也不知道小李也一甩。

同期声:社区阿姨

(大李)以为是广播操动作了,他也甩一下,这种最好笑了。

解说:老人们说的是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中的一个情节,厂工会的负责人大李为了推广广播体操,去新华书店买教授广播体操的挂图,热心的书店女营业员就在店堂里为大李做起了辅导。女营业员无意中甩小辫子的动作被大李误认为是体操要领,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同期声: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片段 大李教操

大李教啊?他行吗?说不上啊。预备,齐。

解说: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故事发生在一家肉联厂,事实上,电影取景地19叁Ⅲ的前身就是上海肉类联合加工厂,它建于1933年,当时是远东最具规模、最现代化的大型猪牛屠宰场,解放后,这座肉类加工厂保障着全上海百姓的肉食供应。由于这家工厂当年的职工体育活动搞得好,58、59年,全上海只有这家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的先进单位。

同期声:谢晋资料

肉类加工厂当时有个什么特点呢,肉类加工厂的体育活动是搞的最好的。

解说:后来出于城市卫生的考虑,肉类加工厂几经变化,最终改建成如今的宾馆和创意园区。

与许多来此摄影和探秘的游客不同,这三位老人可谓故地重游,60年前他们都曾在这里工作,也见证了谢晋导演在工厂的拍摄。

同期声:老吕——“大李”

谢晋蹲点了三个月,就是在我们厂里,职工的情况,对他的印象集中在大李老李、小李三个人身上。

同期声:老吕——“大李”

那么这三个人呢,也有我们三个人的影子在里面。对我来说,影片当中的大李。新富同志呢像影片当中的小李一样。

同期声:老李——“老李”

他比较像小李,这样子活跃的。

同期声:老林——“小李”

我(篮球)打前锋的,窜起来厉害的,他们抓不到我的,我会从胳膊下钻进去的,一钻进去,人没了,已经上篮了,球也进去了。

同期声:老李——“老李”

小李最活跃,样样参加,蹦、跳样样参加。我比较硬一点。

同期声:老吕——“大李”

我们李富浩同志在影片里他代表了老李。

同期声:老李——“老李”

又是党委副书记,又是副厂长,又兼工会主席,总归对这个体育也有点怨的,有一种怨气,最好不要搞。

同期声: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片段 冷藏库

里面有人吗?

解说:在影片中,不喜欢锻炼的老李和“大力士”为了逃避做操躲进了冷库中,没想到冷库的大门被人反锁了,两人在零下10多度的冰窖中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几乎被冻成了“冰棍”,上海人叫“棒冰”。

“大力士”啊,“大力士”啊,赶快活动啊,赶快活动啊。

解说:现实生活中的老李也反感体育锻炼,他更注重的是生产和业务。

同期声:老李——“老李”(原上海市食品公司肉类加工厂工会主席)

小组长开会了,几点钟开会。

同期声:老林——“小李”(原上海市食品公司肉类加工厂工会办事员)

什么一直小组长开会啊,参加活动去了又要开会了,业余时间给我们去活动活动呀。

生产是第一,体育,思想上我总归是好像放在后面的,不是最重要的。你有那么多力气,你放在生产上多好呢,生产上一脸哭相,我这个手痛,这个脚痛,我现在力气没有。

解说:老李一味重生产轻体育,厂里的职工多有怨言。那他最终是否也像电影中的老李一样转变了思想呢?

我这个职工做到手、脚都烂了,这样子吃饭的,筷子不能拿的,要拿好这样挖着吃饭的。跑到球场上,一个球踢过来了,他非要踢,快快,(我想)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啦,你生产上好像没力气的,你现在到了球场上像个老虎,一个篮球拍过来了,他非要投,我就想生产的力气和体育的力气是不是两样的?是一个人嘛,所以这个人我就说,体育运动现在说起来是人的精神,把它吊起来。

资料:

加油!加油!

加油!好。

同期声:老李——“老李(原上海市食品公司肉类加工厂工会主席)”

看到职工这样疲劳,在球场上像个老虎一样,所以这个思想转过来了,又感到这个好,这个体育是要搞,体育工作和生产工作都很重要,在我肩上,我两个都要挑起来。

解说:在老李的带动下,那个年代,厂里的职工体育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并选派酷爱体育的“小李”负责推广广播操。

广播操因为我到区里面去学习,学会了以后要推广的,在篮球场上,几个人搬过去一个乒乓台上面,我站得高人家看起来清楚,什么动作是不是,这里手要伸直。

弯腰要这样的一个姿势。

好像打招呼一样的,遮住怕难为情啊,这个动作笔直,手伸直,三下,还有扩胸运动,都要标准,标准了对广播操锻炼身体有效果。

解说:当年谢晋导演在拍摄做广播操这一幕时,甚至还原地启用了厂里的职工做群众演员。

都是车间里的,我通知三车间,还有冷冻车间,下面搬猪的,他们叫起来方便,都是白衣服穿好的。

我在下面,我说你们要整齐一点,拍镜头,不要稀稀拉拉, 扩胸运动就是扩胸运动的样子。

解说:厂里的职工做的这套操是1957年颁布的第三套广播体操,在那个年代,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噩梦,广播操这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健身方式风靡全国。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话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可谓意义深远。

同期声:老李——老李(原上海市食品公司肉类加工厂工会主席)

50年代吃香的,到处上海都挂着,这句话说的蛮有道理的,发展体育运动,为了什么,为了增强人民体质。

同期声:闸北公园老人

强国健民,这个根本要求,因为中国刚刚解放以后,这种事情样样事情都要跟上来的,增强人民体质这个是基本要求。

同期声:闸北公园老人

这个是最起码的,没有好的身体随便怎样没有用的。

同期声:闸北公园老人

他看到了人民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解说: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引下,五十年代初,全国掀起了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的热潮,而其中广播体操无疑是最普及的。每天上午10点,在富有活力的音乐的伴奏下,各级机关、厂矿听着广播一起做操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