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多没打正式比赛的奥运冠军,在全运会首轮被陪练逼到悬崖边,决胜局8比8时心跳声全场都能听见。
一年多没打正式比赛的奥运冠军,在全运会首轮被陪练逼到悬崖边,决胜局8比8时心跳声全场都能听见。
那天下午,看台最前排的教练组集体起立,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陈梦。
孙铭阳一个生胶弹击,球像石头一样砸在球台侧边,弹出去的角度离谱,陈梦下意识伸手,球板差点脱手。
记分牌从7比9跳到8比9,观众席爆出粗口,有人提前往出口走,怕看到爆冷。
孙铭阳的名字第一次被现场广播大声念出,很多人这才知道她是孙颖莎的日常陪练,任务是在封闭训练里模仿伊藤美诚。
2020年乒超,她三局只让陈梦拿到19分,那场比赛视频在队内群里被转发无数次。
生胶颗粒不规则,回球下沉速度比反胶快0.1秒,国家队主力都头疼,更别说久疏战阵的老将。
陈梦暂停时没看教练,一直盯自己球板,手指在胶皮上来回蹭,像要擦掉一层灰。
她明白,再输两分,热搜第一条就是奥运冠军一轮游。
回到场上,她发了一个连她自己都没准备的长球,孙铭阳抢拉半出台,陈梦退到中台,正手兜出强烈上旋,球弧线拉到对方底线,孙铭阳反手生胶挡回,球飘高出界。
这一分像开关,看台瞬间安静,随后爆发出比失分更响的叹息。
技术统计打印出来,A4纸被教练捏出褶皱。
陈梦主动失误18次,比对手多一倍,可制胜分32比22,整整多10板。
换句话说,她拿分全靠狠,靠一口气。
第三局孙铭阳10比8领先时,连抢两个半出台,一个出界一个下网,比分被扳回,气势当场掉头。
很多年轻队员在这种时刻会保守,陈梦反而加力,正手冲斜线速度拉到96公里每小时,球直接钉在对方反手死角,孙铭阳连反应动作都没做完。
决胜局8比8那个多拍,孙铭阳先发动,第一板生胶弹击,第二板正手快带,第三板反手再弹,陈梦全用正手兜住,第四板她反拉直线,球落在边线白线内侧,鹰眼回放显示只压线1毫米。
孙铭阳挑战失败,比分变成9比8,她双手叉腰,肩膀明显塌下去。
下一个发球,陈梦发短球不出台,孙铭阳摆短冒高,陈梦一步上前,正手劈长,球像刀子一样扎向对方胸口,孙铭阳反手生胶挡飞,比赛结束。
现场广播报出11比8,陈梦把球板放在台面,双手撑膝,大口喘气。
镜头给到特写,她右手食指在抖,肉眼可见。
赛后混采区,她只说一句:肌肉记忆还在,脑子却像刚开机。
记者追问手指伤势,她摇头,说不是伤,是太久没感受这种强度,神经在抗议。
这场球把全运会女单签表炸出一个裂缝。
下一轮她对王艺迪,两人最近一次交手在去年WTT冠军赛,陈梦4比2赢,可那时她每周打两站比赛,手感正热。
现在她世界排名掉到第四,积分被年轻队友反超,再输一场,年底总决赛资格都悬。
国家队内部规定,全运会成绩直接关系明年世乒赛门票,老将没有豁免权。
看台角落,几个省队小队员看完比赛没走,他们议论最多的是孙铭阳的生胶。
颗粒打法在国内后备队越来越少,教练怕耽误前程,都让孩子练反胶。
孙铭阳能冲进正赛,还给奥运冠军制造这么大麻烦,等于给生胶打法打广告。
有人当场打开手机淘宝搜同款胶皮,价格涨到三百多,月销量从两百变两千。
回到训练馆,陈梦加练了四十分钟接发球,教练组把发球机调到最快速度,球像雨点砸过来。
她没戴护腕,右肘旧伤贴着肌贴,动作却比比赛里更狠。
场馆大灯熄灭一半,她还在练,球落点集中在反手小三角,那是孙铭阳得分最多的区域。
她清楚,下一轮王艺迪也会用同样方式试探,只是速度更快,旋转更贼。
夜里十一点,体能师把冰桶推过来,她整个右胳膊泡进去,牙齿咬毛巾。
冰桶表面漂着六块冰,她数着时间,十分钟不到不拿出来。
旁边年轻队员偷偷拍照发群,配文只有四个字:老将不死。
五分钟后,她自己把胳膊抽出,甩甩水,继续去跑步机,配速8,坡度6,一口气跑三公里。
心率表显示平均172,和比赛时持平。
很多人以为奥运冠军复出是走流程,其实每一场都是刀口舔血。
全运会没有弱签,省队选手面对国家队主力,像打了鸡血,赢了就能改写人生。
陈梦赢孙铭阳,只拿到两个排名积分,却买回一点自信。
她知道自己不是来保名声,而是抢门票,抢时间,抢在年轻风暴彻底卷走她之前,再留一点属于自己的光。
接下来每一场,她都要重复8比8那一刻的窒息感。
观众只看输赢,她得在心跳爆炸的缝隙里,把落点算到毫米级。
老将的尊严不靠回忆,靠下一板球能不能比对手多转一圈。
全运会还在升温,她的开机键已经按下,后面是继续死机还是流畅运行,全看今晚加练的汗水能不能兑现。
来源:奋发扑克H5DZ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