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点整公布获奖,16点38分微博开炮——白百何那声“凭什么”把东京电影节的礼炮都盖了过去。可转头一看,她人已经拖着箱子到成田机场了,时间卡得比电影剪辑还准,观众刚想站队,剧情先来了个倒叙。
16点整公布获奖,16点38分微博开炮——白百何那声“凭什么”把东京电影节的礼炮都盖了过去。可转头一看,她人已经拖着箱子到成田机场了,时间卡得比电影剪辑还准,观众刚想站队,剧情先来了个倒叙。
聊天记录像被手滑丢出来的剧本,10月30日经纪人还拍着胸脯保证“全程在”,48小时后却变成“你先走”。最尴尬的是导演张律前一天才发微信“一起走红毯”,第二天制片人一句“早点回国”就把女主角从红毯上直接剪成空白。这哪是档期冲突,分明像临时换景,连替身都没给找。
业内老江湖一看就懂:电影节闭幕式向来是“谁拿奖谁站台”的默认局,可默认不等于合同。李雯说得直白——“曝光分配”四个字,在演员眼里是荣誉,在制片方眼里是成本。奖杯有两座,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偏偏没有最佳女主,于是“要不要留下来鼓掌”瞬间变成一道算术题:多留一天多掏酒店机票,热搜还不一定带她名字,怎么算都亏。算盘一打,经纪人收到那句“可以先走”几乎顺理成章。
法律人王明达把话拖回纸面:合同里要是没写清“获奖后必须留下”,那就只能打感情牌。偏偏感情牌在国际电影节最不值钱,红毯长度精确到米,摄影机位按秒收费,谁也不愿为一句“应该”买单。白百何团队以为“主创”是天然身份,制片方只认“合同义务”,两边词典对不上,误会就像没对好焦的画面,糊得理直气壮。
更微妙的是东京那边也乱套。日媒爆料闭幕式流程临时被砍,几位国际评委航班取消,组委会忙着给空缺座位贴名字条,根本顾不上确认哪国明星少了谁。工作人员一句“今年好多剧组都临时改名单”像随手递了台阶,却把《春树》剧组内部裂缝照得更亮——原来“先走”不是独家操作,只是别人走得安静,白百何把心跳声留在了话筒里。
如今发行方端着和事佬的茶水进场,一句“确保影片如期上映”把纷争关进小黑屋。观众再义愤,也只能等12月宣传期看官方通稿如何“云淡风轻”。毕竟片方算账,影院排片,观众买票,链条完整,没人真跟票房过不去。至于是非,大概率会被剪进幕后花絮,成为宣发里一句调侃:“当时我们在东京差点错过彼此。”
可裂缝一旦留痕,就会有人记得。下一次国产片再出海,制片主任把“闭幕式必须到场”写进合同,经纪人把“获奖后额外留几天”标成红线,明星团队提前问清机票能否改签——这套新流程,算是白百何用38分钟的热搜给行业上的公开课。学费谁付不重要,重要的是下次别再让女演员一个人在机场候机厅对着奖杯直播空白。
来源:善良远山WwH6B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