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整理食品新闻时,被央视315曝光的“国民酸奶爆雷”事件惊到,越看越心惊。原来我们常买的一些酸奶,竟是披着健康外衣的“科技小甜水”,现在已经被连夜紧急下架了。
今天整理食品新闻时,被央视315曝光的“国民酸奶爆雷”事件惊到,越看越心惊。原来我们常买的一些酸奶,竟是披着健康外衣的“科技小甜水”,现在已经被连夜紧急下架了。
涉事的有珍重每日酸奶、安慕果乐多每日酸奶、樽木新西兰酸奶等多款产品,它们的套路如出一辙:包装正面用大号字体标着“酸奶”“生牛乳发酵”,还印着诱人的水果图案,却在侧面或底部用极小的字标注“风味饮品”,故意误导消费者。按国家标准,真正的酸奶生乳含量至少要80%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3g/100ml,但这些“假酸奶”配料表首位是水,生乳含量可能不足10%,蛋白质最低才0.6g/100ml,全靠糖、植脂末、香精等十几种添加剂勾兑而成。
更离谱的是网红“干噎酸奶”,号称“高蛋白、低热量”,实测基底粉含反式脂肪,部分产品还大肠杆菌、酵母菌超标,长期吃会加重肠道负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些成本只要三四毛到一块钱的饮品,在市场上能卖到三四元甚至更高,利润翻了十倍不止,主要销往四五线城市、县城的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还被直播间炒作成“补钙神器”,专门瞄准孩子和老年人。
好在监管部门已经行动,山东等地开展了乳制品标签专项整治,电商平台也屏蔽了易混淆关键词,下架相关产品超50万件。想想很多家长是真心想给孩子补充营养,结果却喂了一堆添加剂,真是又气又无奈。以后买酸奶可得擦亮眼睛:配料表首位必须是生牛乳,看清蛋白质含量,还要留意“饮品”“饮料”这类隐藏标识,别再交智商税了。
来源:烟火中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