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邂逅大16岁富商闪婚,收下千万遗嘱,却在丈夫病逝后遭遇反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09:28 1

摘要:广州一位女子旅游邂逅大16岁富商,闪婚收下分一半遗产的遗嘱,本以为稳坐钓鱼台,谁知丈夫去世后,突然冒出份新遗嘱,千万遗产秒变一百万!法院怎么判?一起来看看吧!

这年头,感情里掺杂了算计,婚姻里埋藏着反转,今天给大家讲个比电视剧还狗血的真实案例。

广州一位女子旅游邂逅大16岁富商,闪婚收下分一半遗产的遗嘱,本以为稳坐钓鱼台,谁知丈夫去世后,突然冒出份新遗嘱,千万遗产秒变一百万!法院怎么判?一起来看看吧!

01 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咱们故事的女主角姓唐,是个广州妹子,做自由职业的,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背着那套价值十几万的摄影装备全国各地跑,拍遍大好河山。

就是这份爱好,让她遇上了改变她命运的男人——陈某。

那天,唐女士独自在外地取景拍照,在河边碰见了正在钓鱼的陈某。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发现都是外地来的游客,就这么熟络起来。

陈某五十多岁,人长得精神,开着奔驰越野车,过着“哪有鱼哪落脚”的悠闲日子,一看就不是普通老百姓。

接下来的几天,俩人结伴同行,玩得挺投缘。分别后,陈某对唐女士那是念念不忘——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完全击中了他的心。思前想后,他干脆一踩油门,直接开车追到了唐女士所在的城市!

见面后,陈某直接放大招:“咱们登记结婚吧!”

唐女士当时就愣住了:“咱俩差着16岁呢,彼此也不够了解,这是不是太快了?”

可陈某是铁了心,当即在当地买了套拎包入住的二手房,开启软磨硬泡模式,各种献殷勤。不到一个月,唐女士就被这“诚意”打动了,点头答应了这门婚事。

婚后,唐女士辞掉工作,当起了全职太太,跟着陈某游山玩水,着实过了两年潇洒快活的日子。偶尔陈某需要处理生意,就独自回公司忙活几天。

小日子本来过得挺平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陈某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

唐女士拿着丈夫生前交给她的那份遗嘱去办理继承手续,遗嘱上白纸黑字写着:她能继承一半遗产,那可是数千万啊!

可她刚亮出遗嘱,丈夫家里人就立刻拿出了另一份遗嘱。

陈某的儿子陈先生毫不客气地说:“真正有效的是这份——我父亲生前立的新遗嘱,是经过公证的。按照这份遗嘱,你只能拿100万,其余全归我。”

唐女士当场就懵了:“这不是骗婚吗?我当初答应跟他结婚,图的不就是这份遗嘱里的承诺?怎么现在还冒出一份新的?”

陈先生冷着脸回应:“我父亲写的遗嘱只有这份是有效的,公证过的!”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协商不成,最后只能对簿公堂。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这个案子会怎么判呢?

02 案例分析

本案最核心的争议点就是:两份遗嘱内容冲突,到底哪份遗嘱有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

同时,《民法典》也明确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具体到这个案子里,唐女士与陈某婚后先后存在两份遗嘱,第一份约定唐女士可继承一半财产,第二份则只给100万元,剩余全部归前妻所生的儿子继承。

因为两份遗嘱内容相互抵触,依法应当以最后那份遗嘱为准,所以唐女士的继承范围受到了限制。

法院最终判决:以最后遗嘱为准,驳回唐女士的诉讼请求。

唐女士不服判决,在二审中提出了新主张,说这份遗嘱实际上是“以结婚为前提条件的赠与合同”,试图把自己的权益从继承权转变为合同权利。

可惜的是,她没能提交有效证据来证明存在这样的赠与合同,所以赠与主张不能成立。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认定最后那份遗嘱有效,唐女士败诉。

03 深刻教训

这场婚姻里的算计,遗嘱里的反转,说到底是一场“看中人”还是“看中钱”的较量,最终败在了证据上。

把感情当筹码,算盘打得再响,结果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拥有千万家产,而且还开着大奔的退休老头,能是普通人吗?肯定也是个老江湖了。到死能给这个女的留100万已经可以了,算是有良心的了。”

还有网友调侃道:“都是千年狐狸,只是老头道行更高!”

这场官司给我们提了个醒:婚姻不是买卖,遗嘱不是情书,法律的归法律,感情的归感情。想要通过婚姻获取财富,风险可不小,毕竟遗嘱是可以变更的,人心也是会变的。

对于这段相差16岁的婚姻,对于这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遗嘱,对于这场千万遗产变百万的官司,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来源:易见钟秦9047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