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业推向世界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3:12 1

摘要:5月20日至23日,2025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将举行,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海内外宾朋欢聚彭城,深度体验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品味徐州的楚韵汉风。徐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折射出国际客户节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为推动徐州“1号产业”迈向世

5月20日至23日,2025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将举行,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海内外宾朋欢聚彭城,深度体验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品味徐州的楚韵汉风。徐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折射出国际客户节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为推动徐州“1号产业”迈向世界级,让“中国智造”响彻全球带来蓬勃动能。

往期链接:

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共鸣

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仅仅“走出去”是不够的,还需要“请进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是徐工正在积极践行的国际化之路。

近年来,徐工国际客户节最显著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工业品营销的窠臼,创造性地将工程机械展示嵌入徐州两汉文化场景,让其在历史文脉中焕发人文温度。

2023年,第五届徐工国际客户节与徐工80周年文化传承活动深度交融;2024年,第六届徐工国际客户节让海外友人体验汉文化之美。即将到来的第七届徐工国际客户节将打造“工程机械夜文化”——这种产业与文化的化学反应,使“徐州制造”的标签从价格优势转向价值认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二届徐工国际客户节通过分区域直播保持国际连接;2021年,第三届徐工国际客户节运用直播技术带客户“云游”现代化生产线,同时以集体婚礼等人文内容增强情感黏性,展现了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适应能力。

今年,徐工国际客户节“智能化+绿色化”双轮驱动,结合低碳需求,传递徐工科技赋能绿色基建的愿景,与全球伙伴共同构建价值共振、文化共鸣、模式共创的命运共同体。

从城市支柱到国家引擎

工程机械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金字招牌”,是推动“徐州制造”走向世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徐州不断培育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地标。

工程机械产业成为徐州的“1号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

有全链条的产业底气,作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对象,徐州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程机械产业链。

经过几十年发展,卡特彼勒、利勃海尔、蒂森克虏伯等一批批工程机械企业纷纷来徐布局,徐州逐步在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企业覆盖,以徐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剑指世界级,稳居“343”创新产业集群第一位。

有国家级的创新磁场,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内,除了一批工程机械整机及零部件产品全国领先外,还配有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工程机械综合服务中心等支撑性产业服务平台,推动产业跃迁。

从“跟跑”到“领跑”,工程机械已经成为“徐州制造”的闪亮名片。徐州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并被授予“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称号。

面对科技新浪潮,徐州工程机械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行,让“1号产业”的动能持续迸发。

从产业地标到全球坐标

五月的徐州,万物勃发。当徐工国际客户节的帷幕拉开,这座“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再次以产业的名义,向世界递出“1号产业”的金色请柬。

连接全球,不仅是徐州做强“1号产业”的决心,更是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的动力。

作为产业与世界对话的超级窗口,徐工国际客户节已演变为工程机械产业的全球资源整合平台。历年持续扩大的客商规模和订单金额,验证了其商业转化效率,形成了“以节聚产、以产促节”的良性循环。

徐工国际客户节的“磁场效应”让徐州成为全球产业要素的“交汇点”,“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名号也正成为吸引全球资本、技术、人才、产业的超级IP。

今年的徐工国际客户节以“助建绿色美好未来”为主题,更体现了徐州对全球产业变革的前瞻把握。

当国际买家见证徐州的绿色解决方案,其产生的示范效应远超传统营销。徐工国际客户节构建的信任网络,正将徐州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绿色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海外客商爱上了徐工,爱上了徐州。

全球化不仅是市场扩展,更是文明对话。可以说,这场盛会不仅是徐州“1号产业”实力的展演,更是中国高端装备全球化新范式的探索——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智造”的故事;以文化的纽带,连接商业的价值。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