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菲特”为何追着茅台不放?这可能是全网寻找的答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08:22 1

摘要:对外身份是步步高创始人,企业家,投资家。人不在江湖,江湖却永远是他的传奇:中国最早一代游戏机小霸王;儿童手表小天才;OPPO、vivo手机幕后缔造者;拼多多、极兔速递等关联企业;事业早成的宠妻男神;早在2003年就登上胡润百富榜,位列第83名;2006年以62

如若不是最近因他的一场茅台股票捐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他的消息或许依然处于“退休”状态。

他是谁?

对外身份是步步高创始人,企业家,投资家。人不在江湖,江湖却永远是他的传奇:中国最早一代游戏机小霸王;儿童手表小天才;OPPO、vivo手机幕后缔造者;拼多多、极兔速递等关联企业;事业早成的宠妻男神;早在2003年就登上胡润百富榜,位列第83名;2006年以62.01万美元拍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首位华人;媒体眼里号称手握1800亿资金的低调大佬;热衷于为国为民的慈善狂人……

他就是隐匿二十多年之久刚刚在雪球《方略》接受专访的男嘉宾,中国版巴菲特——段永平。同时,这位常胜将军的长红法则也即真相大白,即他眼中的两类企业:一类代表是苹果,一类代表是茅台。

一场捐赠牵连出的最强茅友

最近的段永平动作不断:11月11日,段永平向其母亲彭建华所在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捐赠2.2亿元;同时,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与段永平的对话节目《方略》正式上线……

然而,真正让他火起来的还是更早一些时间的一场茅台股票捐赠。为何?一则在白酒深度调整期的茅台正处于舆情漩涡,谁沾茅台谁出圈;二则捐赠人与捐赠方式别开生面,不是直接给钱,而是“授人以渔”,自带流量。

本月上旬,段永平向其母亲工作过的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1万股茅台股票,经行业内人士计算,这一万股茅台股票的市值约合1500万元,每年将为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带来50-70万元的分红收益。

同时,“孝子”段永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受赠单位:最好不要卖掉股票,也不要计较股价和市值的涨跌,每年收息行善就行。

据《茅台时空》报道,今年以来,段永平多次加仓茅台,1月9日,段永平在雪球上与网友互动时表示:“今天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10月13日,段永平在其雪球账号主页上表示:“今天买了点茅台。”此外,段永平在雪球上还多次和网友互动讨论茅台相关投资问题,并频频力挺茅台。

难道这只是段永平与茅台的“偶然”么?否也,其它段永平与茅台的“长跑”可以追溯到2003年,这也验证了他在茅台股票上赚得欢天喜地。

其实,段永平的每次加仓都是在茅台股价下跌或市场恐慌时,主要节点包括:

首次建仓:

2003年,段永平首次买入茅台股票,当时股价约35元,标志着长期投资的开始。

持续加仓阶段:

2012年:白酒行业调整期开始建仓。

2013-2014年:行业深度调整期持续买入。

2018年10月: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市场恐慌时加仓。

2020年3月:全球疫情爆发期间逆势增持。

2022年:3月和10月两次加仓,应对消费力悲观情绪。

2023年8月: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时继续买入。

2025年密集加仓:

1月9日:股价跌至1442元附近买入。

6月30日:股价回落至1400元区间增持。

10月13日:股价跌至1419.2元时第三次买入。

贵州茅台于2001年上市,上市时其市盈率为23.9倍。假设一个投资者在2001年买入茅台股票,持有到2023年,经过股息再投资,总收益可达301倍,即2001年花100万元买入,2023年就是3亿元。

世间少有的超高回报,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不知多少人一定要跟着段永平去投资。同样,也有好事者替段永平算过账,即公开报道显示他至少在茅台股票赚取了200亿。

在赚钱越来越艰难的今天,段永平翻云覆雨手,知酒君认为,与其争议茅台的未来,不如站队段永平这一次。

段永平的“段位”,茅台的“台面”

“茅台价再掉一段时间我也不意外的。”段永平曾如此云淡风轻地评价茅台股价波动,“但10年后回头看这个价钱,很可能像现在看10年前的价钱。”

如今,整个高端白酒陷入价格波动期,茅五汾泸洋等经销商大多处于恐慌心理,超级茅友段永平的出现,恰是回答我们的当下困境。

其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段永平天价拍下与巴菲特的午宴,不是他不懂投资去学习,而是向巴菲特精神去致敬。他坦言,太多的炒股都陷入了误区:每天盯着K线图,每天听分析师讲解。

他在回忆他早期做投资时同样买了很多书,包括看图看线,但他看不懂。自嘲“我这一工科出来的人,怎么这图我就看不懂。后来直到我看了巴菲特的东西,其实啥也没看,就看‘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看到那一句话,他突然就明白了,一家好公司,不仅要可持续的好利润,更要让公司更值钱,即净资产收益率持续增肥,而茅台近二十的资产收益一直位列上市公司前茅(附图茅台2004-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统计),这样超级值钱的好公司是稀缺的。

试想,2003年的白酒行业,茅台也不是高端品牌第一品牌与销量,更不是第一的销售规模,他怎么就相中了茅台呢?有人说是天赋,但段永平坚称是看到一家企业的长期价值,看到企业理念与文化的无穷想象,并排斥短期性试探,而是“长期持有”与“满仓”。

对于酒业经销商来说,茅台经销商这个组织又何妨不是厂商绑定,再困难也不退出,再巅峰也是布道品牌信仰呢?这一轮调整,就看谁的坚持与长期主义了。

其二,少即是多,抓住低入高出的正循环。再复盘段永平的投资标的,涉及行业与对象真不多,反观频繁买入卖出的短期者,与段永平的定力判若云泥。段永平2001年以200万美元买入最不被看好的网易,2007年股价涨了100多倍,转手赚了10多亿。2012年带领OPPO、vivo厂商共同买入苹果,成就了很多OPPO、vivo经销商成为了亿万富翁。

第三个重要标志就茅台股票,他关注的不是多少支股票,而是聚焦更好更少的行业与股票,一手抓传统的白酒,一手抓科技的数码电子,在一米宽、一万米深的赛道上踩中了周期节点(如下图所示)。

2013年白酒行业遭遇塑化剂风波与三公消费限制双重冲击,茅台股价暴跌至118元,市场一片恐慌时,他经实地验证品质后果断买入,直言“茅台商业模式未变”;

2014年行业阴霾未散,他逆势加仓,强调“茅台的商业模式难得,价钱合适就该买”;

今年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茅台股价回调至1400元附近,段永平连续三次出手增持,并在今年6月向行业发出灵魂叩问:“大家在害怕什么?”

从2013到2025,茅台股价从130元跨越到1500元,在这期间段永平从未因短期波动套现,反而在行业调整期持续加仓,核心逻辑始终清晰。

酒业经销商要学习的就是段永平的“段位”,不是产品代理得越多越赚钱,而是要以“以少胜多”,否则行业一调整,越多越是灾难。从2003年上半年茅台出厂价低于五粮液的218元,到2012年茅台成为行业“榜一大哥”,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茅台的“台面”也以实际能量超值回报了段永平的“段位”。

茅台是白酒行业的封面,白酒不是断舍离

综上所述,在段永平眼里,茅台仍是这个不确定时期里最大的确定性,他以过去22年的历史来证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趋势。

知酒君也补充一句:段永平说对了一半,另一半错误就是将茅台与白酒行业分割来看,其实,茅台好了,行业价值的天花板就上移了,整个行业也会变得更好。

作为白酒行业的封面,茅台的价格波动与当下宏观经济密切相关,需求端传导到生产端,这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问题。知酒君请悲观者好好看看白酒行业的过去,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在发生;商业规则总是讲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段永平此时不断加仓,就是嗅到了常人之所没有嗅到的讯息。

我们回顾白酒行业曾经的高峰与低谷(如下图表),1996年白酒产能凶猛地增加到801.33万千升,到了2004年这十年之间又滑落到311.68万千升,这样断崖式下滑直接跌到地板上,身处于当时行业“白染红、白转红”的历史低点,大量厂商何曾不像今天这样更加颓废,谁还看好白酒?谁能想到白酒居然在2016年产能增加到1358.4万千升呢?

作为这轮核心支撑的就是茅台的反超,带领整个行业打开了预料不及的超级繁荣。今天的茅台与白酒,仿佛就是2004年底的焦虑,面对大量商家、资本、产业链上的否定与自我否定,我们的信心哪儿去了?

当下对白酒指指点点的声音很多,最担心的会不会像房地产。其实,这两年行业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赛道,房子的产权是70年不动产,而白酒是开瓶直接“消灭掉”;一个是实物的可触摸边界,一个是情绪价值的无界;一个消费频次是买了可以用70年,一个是高频碰杯的持续喝。房地产业的商业边界注定了有饱和的一天,白酒的消费则是永远续杯,所以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由此,我们可以展开三层相信白酒的核心逻辑:

▶ ▷ 相信白酒的第一层逻辑:品牌的护城河——不止茅台,各有乾坤

白酒行业的核心壁垒从来不是产能,而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与自然禀赋。除了茅台的酱香龙头地位,五粮液的浓香标杆、泸州老窖的窖池资源、汾酒的清香历史,乃至区域名酒的地缘文化认同,都构成了不可复制的“护城河”。

这些品牌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了稳定认知,这种品牌价值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消散,反而会在行业调整中持续强化。

▶ ▷ 相信白酒的第二层逻辑:需求的刚性——社交名片属性不变,中国文化符号属性加强

白酒的核心需求源于中国独特的社交文化,婚宴、商务宴请、节日团聚等场景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近年来受消费环境影响,短期需求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的提振经济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仍是大趋势,高端化、品质化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受消费主力人群变革、国家对品牌发展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白酒企业在年轻化、国际化、数字化等领域积极探索,努力做大蛋糕,未来有望持续拓宽需求边界。

▶ ▷ 相信白酒的第三层逻辑:周期的力量——调整期正是价值深耕时

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的深水区,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品牌价值深耕,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段永平的投资逻辑告诉我们,周期波动是市场常态,而优质企业的价值恰恰在调整期中愈发凸显。

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资金优势,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而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刚性,将支撑行业穿越周期,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段永平用12年的持有与一次豪掷千金的捐赠,向市场诠释了长期价值的真正含义:不是无视波动,而是看到波动后更看到波动背后的稳定内核。

当然,面对消费人群大跌代、人口红利消失的大趋势下,白酒需要创新。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不仅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也需要更新质的传统行业。

随着国家将白酒产业从潜意识的“限制产业”转正为“经典产业”,正如沛华酒业集团总裁张春新所述“白酒既不是夕阳,也不是朝阳,而是太阳产业”的定论,这或许也是段永平未曾言及的“投资之道”,看到了茅台作为太阳产业中的大太阳。

莫问周期,也别动辄与白酒“断舍离”,我们要做段永平式的“少数派”,成为占据80%财富那拨20%的人群之一,白酒虽然不会像上一轮那样普惠式疯狂归来,但一定会螺旋式进入理性创富新阶段。

来源:酒业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