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致口臭的小脏东西,90% 的人都有,天天刷牙也逃不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8:33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7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今年62岁,退休在家带孙子。她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口腔护理十分到位。但最近家人却总是提醒她:“妈,你是不是没刷牙?嘴巴有点味儿啊。”

张阿姨觉得委屈,自己一向讲卫生,怎么会有口臭?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肠胃出了问题。直到去口腔科看诊,医生检查完后说:“张阿姨,你这不是胃的问题,是舌苔太厚了。”

张阿姨一脸迷茫:“舌头也得洗吗?”

医生点头:“当然,舌苔清洁比刷牙还重要。

很多人以为清洁口腔就是刷牙,但其实,舌头才是细菌最喜欢藏身的地方。

正常人的舌头表面布满乳头状突起,这些小“山丘”之间容易积聚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代谢产物等。这层堆积物就是舌苔,它不仅是口臭的“元凶”,还可能暗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刊登的数据,超过90%的口臭都与舌苔有关。而且舌苔越厚,口腔异味越重,即使刷牙、漱口也难以清除。

更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从未清洁过舌头。一项国内口腔健康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0%的成年人有定期清洁舌苔的习惯。

舌苔本身是正常生理现象,它由唾液、剥落的黏膜细胞、微生物、食物残渣等共同组成。薄薄的一层是正常的,但如果颜色加深、质地变厚、甚至伴有异味,就属于病理性舌苔

造成舌苔异常的原因有很多:

口腔卫生不良:舌头没清洁,细菌就在上面“安家落户”。

消化系统问题: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会诱发舌苔变厚。

吸烟饮酒:烟酒刺激可导致舌体毛细胞角化,形成“毛舌”。

长期服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易破坏口腔菌群,导致舌苔紊乱。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肿瘤患者,舌苔异常更常见。

“舌为心之苗”,虽然不是完全科学,但舌苔确实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这已被现代医学逐渐认可。

你也许以为,舌苔只是让你“嘴巴臭”,但实际上,它跟很多疾病都有关系。

首先,舌苔是细菌温床。一项发表于《Oral Diseases》的研究指出,舌苔上的细菌种类和数量远高于牙齿表面,其中就包括厌氧菌,这类细菌代谢产物中含有硫化物,正是引发口臭的“罪魁祸首”。

其次,舌苔过厚会影响味觉。不少舌苔异常的人会觉得饭菜变得“没味儿”,这其实是舌头乳头被覆盖,影响了味蕾的功能。

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不清理舌苔,可能诱发牙周病、龋齿,甚至增加消化系统感染风险。舌苔中的细菌可被不经意间吞咽,进入胃肠道,引发或加重胃炎、肠道菌群失衡等问题。

每天早上照镜子时,不妨张开嘴仔细看看你的舌头。正常舌苔应当是:

颜色淡白

覆盖均匀

质地薄而湿润

如果发现舌苔出现以下变化,就要警惕了:

颜色发黄或发黑:可能提示胃火旺盛或菌群异常

苔质厚腻:多见于消化不良、口腔炎症

干燥干裂:可能与发热、脱水有关

剥脱、地图状: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维生素缺乏有关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刷舌头”时,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它早已写入多部口腔护理指南中。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2023年版)》明确指出:舌头清洁是每日口腔卫生的一部分。

以下是科学清洁舌苔的方式:

使用舌刷或软毛牙刷:从舌根往前轻刮,力度适中,避免引发恶心。每天一次即可:早上刷牙后顺便刷舌头,不必频繁,以免刺激舌黏膜。搭配漱口水使用:选择含氯己定或氧化锌成分的漱口水,有助于减少异味。保持唾液分泌:多喝水、咀嚼无糖口香糖,保持口腔湿润也能减少舌苔堆积。

但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地图舌、溃疡、真菌感染时,切勿自行用力刷,应先就医确认。

很多人一口臭,就怀疑自己胃不好,其实这是个医学误区

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口臭中,有90%来源于口腔本身,其中舌苔是第一位“嫌疑人”。胃肠道问题引发的口臭比例反而较低,且往往伴随其他明显症状,如打嗝、反酸、胃胀等。

所以,与其盲目吃胃药,不如先照照镜子看看舌头。

保持口腔清洁,不仅是为了清新口气,更是为了守护全身健康。

除了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外,请记得每天刷一刷舌头。这个很多人忽略的“小动作”,恰恰可能决定你是否拥有一口好气息、一副好身体。

别再让这个“藏在舌头上的小脏东西”,毁了你的社交,甚至健康。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2023年版)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健康盲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