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打擂”进博会“买买买”多省市抢抓招商引资机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03:37 1

摘要:一边是1106名招商人员穿梭于“四叶草”,另一边通过招商推介会推动14个优质项目落地。依托“家门口”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海市嘉定区上演了一场招商引资大戏。

中经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上海报道

一边是1106名招商人员穿梭于“四叶草”,另一边通过招商推介会推动14个优质项目落地。依托“家门口”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海市嘉定区上演了一场招商引资大戏。

“嘉定区的招商重点非常明确,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战略性产业。我们要通过进博会,展现一个‘创新动能强、产业生态优、服务效率高、开放合作广’的现代化嘉定。”嘉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顾清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抢抓招商机遇外,地方交易团的“采购篮”也格外充实。相关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期间,各地共组建43个交易团和700多个交易分团,注册观众超46万人,同比增长7%。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进博会是双向投资与战略合作的启动平台。”在绿地贸易港集团总经理薛迎杰看来,海外企业通过展示实力,找到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中国企业也能发现海外优质项目与技术,实现“走出去”的跨境合作。

长三角彰显强大购买力

本届进博会上,上海交易团组织了1.8万余家企业的12.4万名采购商,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连续8年位居地方交易团首位。

作为“组展商”“采销商”“运营商”,绿地集团收获颇丰:与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企业达成4.9亿美元意向采购签约。其中,深入绑定骏业通贸易、明帜国贸、正恒金属等行业企业,在有色金属、金属矿石、农产品、消费品等领域达成约10亿元的下游销售合作。

“在采购方面,我们重点聚焦医疗、食品、消费品等领域。”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绿地集团签约土耳其客商土软科技,为国内外超过1000家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搭建B2B数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会呈现土耳其当地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器械,中国厂商也可以借助平台推广产品,从而形成双向合作。”

薛迎杰认为,进博会不仅是“买全球”的窗口,更是整合全球要素资源的枢纽,吸引国际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智慧解决方案在此聚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是在“家门口”对接全球顶级供应链、弥补技术短板、学习管理经验的绝佳机会。

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地交易团关注。本届进博会期间,浙江省交易团与来自德国、美国、巴西、瑞士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4家供应商达成24项进口采购协议,采购的项目覆盖先进设备、能源资源、农产品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约145亿元,医疗物资专项采购签约金额达90亿元。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浙江省在进博会上的采购额逐年攀升,今年“买手团”对技术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采购需求更加强劲,高端消费品采购也比往年进一步增加。“采购内容的变化,直观体现了浙江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交易团不仅规模再创新高,还增设了1个新兴产业交易分团,组织新兴产业相关单位参会招商,采购重点正从“硬设备”向“软技术”延伸。据悉,安徽交易团合作模式正从单一的“买产品”向“引技术、促升级”转化,通过进博会赋能安徽省大力规划发展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

成为招商引资前沿阵地

利用本土优势,上海市将进博会变成了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11月8日,“投资嘉定 相约进博”2025嘉定区招商推介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现场揭牌1个境外招商联络点,推动14个优质项目落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推介会,向全球伙伴展示一个‘立体’的嘉定,它既有国际汽车城的‘硬核’产业底蕴,也有科技创新高地的‘澎湃’前沿动能。”顾清峰感慨道。

顾清峰告诉记者,嘉定区的招商重点非常明确,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战略性产业,围绕“两城一区”(嘉定新城、国际汽车城和北虹桥商务区)核心规划,打造最优的产业生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广阔、更高效的发展平台。

记者了解到,通过本次招商推介会落地的翼斯创航空设备制造(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翼斯创航空”),便是非常典型的“技术驱动型”项目。

“这个项目选择嘉定区,正是看中了我们这里‘门当户对’的产业生态。”顾清峰表示,嘉定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翼斯创航空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

江苏省各市也纷纷启动外资招商“强攻势”。例如,南通市在进博会现场举办了与跨国公司对话和10余场投资推介、产业对接等活动,聚焦先进制造、高端装备领域;泰州市举办了产创融合推介会,邀请30余家跨国公司、行业龙头、商协会参会交流,签约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75.1亿元。

浙江省则持续开展“千名招商人员进博行”活动。本届进博会上,浙江省组织各级业务部门及1800余名招商业务骨干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了解到,依托本届进博会,浙江省举办的国际展会供需对接活动中,11家全球知名会展机构与浙江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精准对接资源。同时,邀请墨西哥、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驻华机构推介投资政策,发布了新一批浙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名单,引导企业优化跨境布局。

扎根中国是必然选择

阿富汗小伙阿里·法伊兹早年在中国留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2020年,他带着家乡的手工羊毛地毯和松子首次来到进博会,没想到一炮而红并收获了2000张订单,这意味着2000多个阿富汗家庭有了相当于一整年的收入。

“进博会是与众不同的,来自中国各地的众多专业人士齐聚于此,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了解阿富汗,也更喜欢阿富汗的文化,中国市场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阿里·法伊兹感慨道。

“一切皆可持续”是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近年来秉持的发展愿景。据悉,米其林计划在2050年实现全球业务全面碳中和,而中国所有轮胎工厂将在203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

要在中国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米其林并非孤军作战,而是与本土科研院所携手共进。11月8日,米其林(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其林(上海)聚合物”],与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米其林(上海)聚合物在中国落地的首个非轮胎领域复合材料联合研发项目。

米其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重点聚焦高性能、可持续、生物基且无毒的树脂体系,共同探索生物基树脂体系在更广泛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潜力。通过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加速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全过程,助力构建中国本土的绿色化学与复合材料生态体系。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米其林前沿创新成果的舞台,更是我们与中国市场深度链接、共创价值的战略平台。”米其林集团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夏逸夫(Yves Chapot)表示。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在中国建造工厂、设立核心部门。例如,自2018年以来,德国清洁设备制造商卡赫累计在中国投资超过30亿元,并将中国总部设在江苏省常熟市。同时,位于常熟市的卡赫亚太生产基地三期扩建项目即将于2025年竣工投产。

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卡赫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在中国,为中国”不是一句口号,扎根长三角地区、与中国同行是企业的坚定和必然选择。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