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00台一个月,这个数字把不少同行直接打懵——捷途山海L7 PLUS在5月把中型插混SUV销量榜第一的位置焊死,连续三个月没人能撬得动。
8000台一个月,这个数字把不少同行直接打懵——捷途山海L7 PLUS在5月把中型插混SUV销量榜第一的位置焊死,连续三个月没人能撬得动。
有人说是价格狠,有人说是配置堆得高,真正让它一骑绝尘的,是厂家把“出去玩”这件事做成了系统,而不是简单的口号。
先看最扎眼的245公里纯电续航。
市面上同价位插混车普遍卡在120到150公里,捷途直接翻倍,靠的是“智能能量管理3.0”。
这套系统不靠增大电池,而是让AI每天学习车主的脚法、路线、海拔变化,提前把电留在最费油的那段路。
实测从北京北五环到怀柔雁栖湖,往返110公里,纯电还剩42公里,油箱指针几乎没动。
油箱没动,用户的钱包就不动,口碑自然滚雪球。
1800公里综合续航听着像广告,拆开算就明白:70升油箱加45升等效电量,按最低荷电油耗5.3升/百公里,刚好能跑1800公里。
别人把油箱砍到45升去省成本,捷途反而加大油箱,是因为调研发现插混车主最怕“排队充电”。
大油箱让车主敢往青海、西藏跑,续航焦虑直接清零,销量也就跟着清零对手。
“星空露营版”出厂带车顶帐篷和户外炊具,价格只比普通版贵四千块。
自己去改装店问一圈就知道,一套承重150公斤的铝合金帐篷架加工时费至少七千,还不算备案验车的麻烦。
厂家一次性打包,既堵住地方交警对非法改装的罚款口子,又把“露营”从选配做成标配,用户省下的时间和罚单钱,转头就下订。8000台里六成是露营版,数据说明一切。
车内3米长的大床模式,官方视频里一家三口平躺还能翻身。
实现方式并不神秘:副驾座椅拆掉头枕后电动后翻,二排座椅前移19厘米,靠背放平,再铺原厂充气垫,纯平。
很多车也能放平,但坐垫厚、靠背有凸台,人躺上去腰是悬的,第二天准落枕。
捷途把坐垫做成12层,最上层是3厘米慢回弹海绵,腰托位置多4厘米厚度,躺平后脊柱呈直线,和家里硬板床差不多。
用户试过一次,回店再带朋友看车,成交率提升27%,这是销售顾问亲口说的数字。
6.6千瓦外放电被当成“移动电站”宣传,实际能干什么?
一台2匹空调制冷功率1.5千瓦,电磁炉爆炒2100瓦,电水壶1500瓦,同时开,总功率不到5千瓦,还剩1.6千瓦冗余。
川西海拔4000米晚上零度,车内空调睡一晚耗9度电,电池包17度,还剩8度够第二天做早餐。
把电用光后,发动机怠速充电20分钟又能补3度,营地模式优先把电留给生活区,车主不用半夜被冻醒。
别人还在算“一度电多少钱”,捷途直接让用户“随便用”,差距就在这里拉开。
“山海家”APP里那5000个认证营地也不是简单收集坐标。
每到一个营地,工程师会测坡度、地面硬度、手机信号、最近充电桩距离,四项指标低于标准就不给认证。
用户到达后一键报平安,后台同步推送附近救援电话。
去年12月,一位车主在内蒙古陷车,通过APP发出定位,当地服务站两小时到达,拖车免费。
消息在论坛里一传播,单月新增注册会员1.2万,比投电视广告便宜得多,效果却更硬。
15.6英寸向日葵屏能左右转15度,听起来像炫技。
实际场景是副驾妈妈哄娃,把屏转向右侧,孩子看动画片不挡驾驶员视线;停车露营时,屏幕转向车外,插上话筒就能唱K。
硬件成本只增加两百块,体验却拉开对手一个身位。
J.D. Power把“最佳家庭出行解决方案”颁给山海L7 PLUS,评委给出的理由就是“把每个座位都当成客厅沙发来设计”。
86%高强度钢、IP68电池、母婴级环保座舱,这些冷冰冰的指标在4月天津中汽研碰撞直播里被一次撞碎:64公里每小时偏置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高压下电,电池包零变形,副驾假人膝盖没有硬接触。
直播弹幕刷屏“国产也能这么硬”,当天官网访问量暴增五倍,订单转化率达到18%,是行业均值的三倍。
安全一旦看得见,用户就愿意用真金白银投票。
92%的车主每周都出门,不是他们时间多,而是车把出门的门槛降到“说走就走”。
过去露营要查攻略、借装备、改电路,现在一键下单,车到家门口已经是“移动标间”。
当别的品牌还在讲“智能座舱”时,捷途把智能做成“把家搬到风景里”,销量只是结果。
8月的“捷途山海节”据说要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还能抽北极村自驾游名额。
厂家敢送,是因为算准了车主跑得多,保养成本被规模摊薄;车主跑得多,口碑又持续放大,闭环越滚越快。
传统车企还在算“单车利润”,捷途算的是“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打法不在一个维度。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在纠结买不买,不妨先问自己一句:你买车是为了每天堵在市区,还是为了周末能把孩子的笑声留在山顶?
捷途把答案写在了8000台的月销量里,你愿不愿意把下一次出发的时间,从“等有空”改成“就现在”?
来源:德才兼备蜻蜓CCnU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