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看词条,我本以为大家就是在折腾些可爱小手工,没想到仔细端详一下午,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儿了。
院办野汉最近总在办公室折腾3D打印,每天都是好一通拼装和打磨。
据他说:“手艺活儿就是打发时间最绿色正能量的选择”。
当然,浸淫在手工艺当中的不只有他,最近我看#拼豆 在网上也是一通刷屏火力全开。
光看词条,我本以为大家就是在折腾些可爱小手工,没想到仔细端详一下午,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儿了。
真是没有啥不能拼的,马里奥趴在冰箱上闯关,广东MINI省凳,你也过不了第二关......
进去#拼豆tag 扫一下眼睛都花了,拼豆视频多得两个手扒拉屏幕都滑不到底,看这规模快发展成全民运动了。
热潮之下,直接提供材料、场地的拼豆“专营店”已经开得热火朝天,还引来需要排队等位的店家纷纷效仿。这不,就连海底捞都赶上时髦在门口拼上豆了。
从线上到线下,如此大范围传播的手艺活,我还真想不出这些年还有几例。怎么现在拼豆就火成这样了呢?
这阵子院办正纳着闷呢,我那大学表妹就发来了她的拼豆力作,还不忘向我卖出安利:“这玩意儿贼有瘾!不信你试试。”
?? 不对吧,拼豆的劲儿这么大呢?
拼豆,怎么越拼越上瘾?
What's 拼豆?
追根溯源,这东西也算个舶来品,英文名叫 beadsprites。传入国内也是老早的事儿了,小商品店里偶有出现,但过往一直就只能算是个不温不火的存在。
拼豆操作简单,只需把彩色塑料“豆粒”按像素图一个个排列组合,再拿个熨斗加热固定,就能撕下来变成一张像素画。
正是拼豆的像素画特质,让它成了门槛极低,成果却又“不明觉厉”的活儿。
有手有时间,你就能让自己也艺术一把。什么毕加索,马格里特的,给个马赛克图纸,不会画画咱也能统统拿下。
而这个“老手艺”为啥会在2025年的如今突然爆火?
社交媒体的传播绝对居功至伟。
拼豆几乎没啥创作门槛,只要是个2D平面图,就能变成图纸。讲究点的会拉到PS里生成个像素图,粗暴点的直接用微信截图涂个马赛克就成图了。
如果说人眼所见的世界都由像素构成的,那么拼豆所用的豆子,就是你能在现实中拿捏住的最小单位实体像素点。
理论上说,一幅拼豆作品所用的豆数越多,就越是精美越是细致。
于是给这为数众多的豆豆逐一标上色号,可能就是拼豆整个流程当中唯一的技术活。
而有了图纸,只要买够对应颜色的豆粒,接下来就只需按图操作,一颗一颗拼贴,花上足够的时间,就能做出还原度足够高的作品。
一些早期拼豆爱好者做出的超级大作的传播,在如今轻易受到社交媒体推流的青睐,使越来越多人知道拼豆,对此产生兴趣。
拼豆的简单操作是显而易见的。“你看,这不有手就行吗?”
乐意花上比别人多的时间,把作品po出来就能获得众人称赞“卧槽牛逼”。
你可以通过拼豆成为小艺术家,他也可以通过拼豆成为小艺术家,用时间就能换来成就感——这小小拼豆就这么在年轻人群体当中传开了。
而发展至今,更多有梗有趣有挑战的图纸出现和出圈,仍在继续壮大拼豆的队伍。诸如芒果朱元璋、拼豆钻戒等爆火操作,一经发出,便将评论区变成“交作业”现场,进一步扩大人传人效应。
拼豆渗透进各个圈层更是轻而易举。
二次元拼得本当上手,任何名场面名角色都能通过拼豆复刻,成为可展示的大作;粉圈苦战偶像的精致大头,做出自制周边,同样也是集赞佳品;
再看一眼旁边玩抽象的,已经开始良子雨姐梦幻联动,各大门派忙得一通不亦乐乎。
现如今拼豆界不仅涉及的题材广泛,还热衷于技术升级,给传统手艺狠上科技,也给“花时间就行”的这件事,再上上差异化的门槛。
立体拼豆玩成乐高,论斤买的拼豆换个赛道能把中国积木的价格打到跪着哭。
流麻拼豆则复杂如博士论文,谁看了都得来一句:“这玩意儿也能卷?”
能转动起来的拼豆更是叫人手痒难耐,时钟在转,汤姆猫和杰瑞在转,连蜡笔小新的大象都在转......
总之这豆是越拼越大,从五厘米钥匙扣拼到半米巨作,拼得时间是越来越长,花上十几个小时是常态,评论区晒“拼了半个月”的大有人在。
可以说,这豆拼得是忘了情,拼得是抛了锚。那么问题来了:豆啊,人们到底为啥对你如此上瘾?
拼豆,直到开悟
出乎意料的是,经过市面调查和私人采访,我发现爱好者们玩拼豆时发出最普遍的感想是:这是一种修行。
为啥?首先这活儿急不得。
别看巴掌大的小鼻嘎不起眼,那也得拼一两个小时起步。想要效果更丰富、画面够精致,动辄要花上十几个小时,一个星期到大半个月也是有的。
而且,拼豆翻车的例子不在少数,玩拼豆的几乎都经历过最后一哆嗦给烫坏了。所以拼豆爱好者普遍要经历”拼好-碎了-再复原“的历练。
狗友菜菜上周末拼了六个小时的豆,库擦一下,还没仔细端详就碎了一地,这时候只能捂着心口告诉自己“小场面”,然后深吸一口气,一颗一颗从头再来。因为“沉没成本”过高,除了重拼没辙啊......
正因为花的时间久,所以拼坏翻车的时候会特别崩溃,道心破碎还得重头来过。
不少人自称在过程中修炼脾性,突然"悟了"——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接着蹲地上收拾碎拼豆。
菜菜说,自从玩上拼豆佛系不少,现在甲方要再改一版自己都没那么想刀人了,很多人羡慕卡皮巴拉的情绪稳定,殊不知拼豆就能给你。
其次,也因为一坐下拼豆就需要好几小时保持专注,大家都说拼豆很容易进入“心流”。
心理学上讲“心流”就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忘了时间的那股劲儿。
谁都知道在被短视频和各种社交媒体冲得七零八落的当下,想静下心来做件事情、发展一项爱好有多不容易。
可很多人都说,拼豆,让他们久违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全神贯注身心合一,什么叫时间消失术。
甚至更神的,还有人说拼豆对ADHD有奇效。
其实也说得通,你想啊,屏息凝神静坐大几个小时,不小心动弹下豆子就洒一地,这谁还敢犯多动症....
但依我看,拼豆爱好者如此热衷此事,倒也没那么多门道可讲。
说拼豆能让人进入心流、能治多动症、能让人参禅悟道,这纯是事后的说法,把这时间拿去念经一样也能心流。
其实说白了,拼豆就是当下流行起来的新型时间杀手,往前了看,类似的流行就从未在青年流行史上缺席。
什么十字绣、沙画、拼图、《秘密花园》……细数下来,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杀时间利器。
友情提醒:以前绣过十字绣的现在是当妈的年纪
现在拼豆火了,跟前辈们何其相似,一能杀时间能让人保持专注,二简单门槛低,时间就能换来成就感。
非要说拼豆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只有社交媒体让它火得更快更猛了。
那为啥这时间非杀不可?许是一代人有一代的焦虑,坐着干思考人生总不是个办法,如此,就会找出每代人缓解焦虑的杀时间利器。
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说:“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所以无论如何,拼豆也好、十字绣也罢,理解与否,至少它们都确实做到了让一大批人独自安静地坐在了房间。
来源:跳海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