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教坊司的歌妓属于宫妓,列入乐籍,身份为贱民,当然这只是其次的。
孟不疑和红药在教坊相识。
后来,孟不疑考上了进士,当了官,给红药赎身,娶了红药为妻。
按唐朝的法律规定,教坊司的歌女是很难被赎身的。
这不止是钱财的事情。
唐代教坊司的歌妓属于宫妓,列入乐籍,身份为贱民,当然这只是其次的。
歌妓赎身的费用堪称天价,在达官显贵看来,歌妓只是工具人,很少有为其赎身的。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笔钱堪称是天价了。
而在剧情中也交代了,好友说孟不疑是个很吝啬的人,嘴上说着下次请吃饭,但是从来没有吃到过。
孟不疑不一定吝啬,但是不富裕是肯定的。
红药和孟不疑在教坊司中相爱,孟不疑考上进士后,为其赎身,娶她为妻。
很显然,这个赎身银子是红药自己的出的。
红药如果不是真的爱孟不疑,又怎么会做到这个份子上。
只是这份感情,在日渐相处中被消耗了。
红药美貌依旧,而孟不疑却渐渐的平庸。
再加上长期写小说,孟不疑便怀疑红药出轨了。
但是,他为人又实在懦弱,不敢打破现状。
于是,背地里还干着专门帮人抓奸的营生。
在业内还有几分名气。
连红药曾经的相好的钱正,都找到孟不疑头上。
孟不疑名字叫不疑,但是他本人却十分的多疑。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经常梦见自己的妻子出轨了。
又因为私底下爱写志怪类小说,出轨的场景中还带着几分神鬼莫测。
他曾经梦到,自己藏在自家的缸中。
红药乘坐缸,飞跃山川河流和情郎约会。
因为,他也不清楚红药的情郎是谁,所以梦境中的情郎的脸是木刻的。
阿酱是藏在孟不疑家中的寄居郎。
他深知主人家的习性。
因为,下冰雹,那天红药突然回来了,便将阿酱堵在了房间中。
阿酱跪求红药不要报官。
于是,红药提出阿酱帮自己杀一个人,并拿出一个银艇作为定金,并答应事成后再给他一块银艇。
阿酱声称自己的确买拿了把刀,打算去杀张三,但是被张三发现了,银艇也被抢走了。
案发的那天夜里,他看到本该在公廨上班的孟不疑爬墙回家了,并从家中拿走一本书带走。
不久后,红药和一个红衣男子也离开了。
而张三正倒在孟不疑家中的地上。
但是,那时候张三并没有死。
他是被不久后返回的红药杀死的。
红药下落不明,这一切都是阿酱的一面之词。
甚至,此前红药买凶杀人的事情,也只是阿酱的一面之词,因为连关键证据,银艇也被抢走了。
其实,阿酱的证言,一开始就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因为,正常人看到别人身上带着刀,不会联想到对方是来杀自己的。
阿酱的证言其实是帮了孟不疑。
孟不疑在公廨上晚班,虽然有证人老书吏。
但是,老书吏中途睡着了,一直到早上才醒来。
作为公职人员,孟不疑很清楚,老书吏肯定会被叫到公堂上问询。
与其被老书吏说出来。
不如借着阿酱的口说出,并将脏水引到颜君羡身上。
颜君羡曾经是孟不疑的同窗,两人之间看似是好友,但是关系实在是塑料。
颜君羡暗讽孟不疑抠门。
孟不疑怀疑颜君羡和自己的妻子偷人。
不过,已知的剧情中,并没有看到颜君羡和红药之间有什么交情。除了在孟不疑的梦中。
孟不疑是真的很忌惮颜君羡。
不过,颜君羡是太医,家中还有着价值不菲的药园。
孟不疑嫉妒颜君羡,也属于正常了。
此前,孟不疑曾经去鬼市刺客一条街,买凶杀人。
后来,张三死在了孟不疑家中。
那个让孟不疑忌惮了很久的妻子情人,并不是颜君羡而是无赖张三。
当然,红药和张三也并没有什么关系,是张三一直在骚扰红药。
红药因为长期被张三骚扰,丈夫经常在公廨中不回家,所以对孟不疑生出了怨恨。
但是,孟不疑却和绸缎庄的老板钱正一样,以为红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
后来,钱正找孟不疑抓奸,更加证实了孟不疑的猜测。
于是,找了虎神通刺杀妻子的情人。
结果,杀死了张三。
张三死在了孟不疑家中,但是孟不疑依旧坚定的认为,妻子在外面有相好的。
因为死人惊动了雍州府,于是这次孟不疑找刺客寻人。
阿酱的话,没有什么可信度。
他所有的话都是没有佐证的。
所谓的红药买凶杀人,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就像,孟不疑从来没有撞见妻子和颜君羡在一起过,却一直怀疑红药出轨了颜君羡。
来源:叶小仙追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