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足球场大粒子加速器,或塞进头发丝1/30微米管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21:06 1

摘要:颠覆认知!足球场大粒子加速器,或塞进头发丝1/30微米管道?

4.5太伏/米!在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微管中,科学家模拟出了可比肩巨型“足球场”的加速场,辐射相干性增强100倍!

这可能意味着,为研制新药、探索材料、诊断疾病而建造的巨型同步辐射光源(大到像个足球场),未来有希望被缩小到一块微芯片上,放在你的桌面。这项极具突破性的模拟研究,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科克罗夫特研究所的Bifeng Lei博士领导,联合德国、中国等多国研究者共同完成,于2025年11月12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提到粒子加速器,你想到的是什么?是27公里长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庞然大物强子对撞机?

没错,那是高能物理的“圣殿”。但我们还有另一类“小”一点的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它们是环形的,动辄也有足球场那么大。它们不是为了撞碎粒子,而是为了制造“超级X光”,帮我们看清蛋白质结构、设计药物、检测芯片。

问题是,它们依然是巨无霸。全球加起来也没多少台,科研团队必须提前几个月申请,才能获得几个小时的“机时”。

“内卷”到这个地步,你一定想问:能不能把这玩意儿变小?

小到多小?小到一根头发丝那么细?听起来就像是把大象装进冰箱,还是个纳米冰箱。

可能没人敢这么想吧,但科学家们敢。

这篇新论文告诉我们:也许,真的可以。

他们设计的核心,是一个半径仅1.5微米(μm)的“微管”。一根头发丝直径大约是它的30倍粗。

用这么个小管子,怎么取代一个“体育场”?

别急,这根本不是你爷爷辈的加速器玩法。传统的加速器用的是电磁铁,而这个新方案,用的是

而且,是“会扭的”光。

研究团队设想,将一束“扭曲”的圆偏振(CP)激光脉冲——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开瓶器——射入这根由特殊材料(如碳纳米管森林)制成的微管中。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当这束“扭曲之光”射入微管,它并没有直接穿过,而是在管的内壁上“唤醒”了一种波——表面等离激元(SPPs)

这是一种光与电子“杂交”而成的奇异波,它能像幽灵一样“贴”在材料表面传播。

“扭曲之光”像钥匙,“旋转”的SPP波像锁。当它们相遇,两者完美匹配,“咔嗒”一声,瞬间“解锁”。

这种“锁钥”般的共振耦合,在微管内壁激起了极其恐怖的旋转电磁场。

多恐怖?4.5 TV/m

换算一下,就是每米4.5万亿伏特。

(友情提示:你手机充电器的电压是5伏特。不,我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万亿伏特的旋转强场,瞬间抓住了管壁上的电子。它像一个无形的巨手,把这些电子牢牢“钉”在表面,然后一边把它们加速到接近光速,一边强迫它们沿着管壁进行疯狂的螺旋运动

当一群电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并被迫转弯时,它们会“尖叫”——向外释放能量,也就是辐射。

但这还不是最精彩的。

最精彩的是,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电子都不是在各自为战。它们被那个旋转的SPPyield场牢牢“锁住”,以完全相同的步调、相同的姿态,集体跳起了“螺旋舞”。

它们一起运动,一起“尖叫”。

这种“集体合唱”式的辐射,就叫相干同步辐射(CSR)

其结果是,模拟显示,这种方式产生的X射线,其相干性(可以理解为辐射的“品质”)比传统非相干辐射暴增了整整两个数量级——也就是100倍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停留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中。

要把它变为现实,挑战巨大:你需要一把“反差”极高的激光(不能在主脉冲到来前就把管子烧了),还需要纳米级的完美制造工艺。

但研究者们相信,这些技术都在现有或近未来的能力范围之内。

如果成功,它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巨型加速器将继续探索宇宙的尽头。而这种“桌面加速器”则可能走进医院、大学和制药厂。当看清一个蛋白质结构、诊断一次早期癌症,不再需要飞到国家实验室排队时,科学的民主化就真的到来了。

未来,最高端的物理学,可能不仅是“更大、更强”,还可能是“更小、更巧”。

参考文献:

Bifeng Lei, et al. (2025). Coherent Synchrotron Radiation by Excit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on Near-Critical Solid Microtube Surfa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5, 205001. DOI: 10.1103/cnym-16hc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