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友人珍藏的日军暴行照片,竟在成都小区遭遇四轮刁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7:38 2

摘要:2025年11月,成都成华区某小区广场前,法国人马库斯建立的和平小屋刚刚挂上牌匾。这位满头银发的七旬老人带着154张珍贵历史照片前来办展,却意外卷入一场持续18天的拉锯战。自称“小区自管小组”的贾某、杨某等人四次上门索要800元“公区费”,甚至驾车破坏设施,最

贾某驾驶白色SUV碾过和平小屋木质台阶时,法国历史学者马库斯正在屋内擦拭外祖父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照片。

这位跑遍全球展览日军罪证的志愿者不会想到,他在成都遇到的阻力竟比在日本还要激烈。

2025年11月,成都成华区某小区广场前,法国人马库斯建立的和平小屋刚刚挂上牌匾。这位满头银发的七旬老人带着154张珍贵历史照片前来办展,却意外卷入一场持续18天的拉锯战。自称“小区自管小组”的贾某、杨某等人四次上门索要800元“公区费”,甚至驾车破坏设施,最终引发全国关注。

历史照片的环球之旅

马库斯的外祖父1937年作为战地记者抵达南京,用镜头记录下侵华日军暴行。这些黑白照片里有个额头带疤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有市民被迫跪在寒冬街头。2010年马库斯继承遗物后,自费赴日办展时遭遇右翼分子围堵,他租用防弹玻璃展柜坚持展览。在德国柏林展出时,他特意标注“某些国家仍拒绝承认历史”。

和平小屋展出的每张照片都配着中英法三语解说。南京大屠杀系列展柜旁放着《拉贝日记》复印本,墙上投影着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拍摄的动态影像。马库斯团队透露,原本计划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举办“抗战文物巡回展”,如今布展进度已被打乱。

四轮冲突的完整回放

10月25日首次交锋发生在小区停车场。贾某驾驶的SUV倒车时故意压坏小屋门口的仿古地砖,当时志愿者施阿姨正在擦拭展柜玻璃。警方记录显示贾某声称“方向盘打滑”,但行车记录仪里能清晰听到同伴笑声。

11月1日开业当天,杨某带着五名壮汉堵在入口,举着手机拍摄参观者面孔。他们质问台湾学生“为什么来看日本罪证”,吓得学生团体提前离场。马库斯用中文解释“历史真相属于全人类”时,对方哄笑着打断:“老外少管闲事!”

最激烈的第三次冲突发生在11月5日深夜。自管小组撬开尚未完工的卫生间,将装修涂料泼在“东京审判”史料墙上。监控录像里穿条纹衫的破坏者虽然戴着口罩,但左手虎口的蝎子纹身与贾某完全吻合。

基层治理的失控现场

社区书记李某某的调解充满戏剧性。11月12日他带着酒气闯进小屋,指着满洲里地图说“这地方现在归俄罗斯管”,又误将张纯如著作认作“日本小说”。现场志愿者偷录的视频里,这位书记反复强调“要顾全大局”,却对照片里被刺刀挑起的婴儿尸体视而不见。

小区业主群聊天记录显示,自管小组三年前就以“垃圾分类管理费”名义强收每户200元。有居民质疑收费依据,贾某在群里威胁“小心你家车窗”。更讽刺的是,该小区名为“和平家园”,门牌上还刻着《联合国宪章》序言片段。

全民守护的真相灯塔

事件曝光后,成都七中历史教师带着全班学生前来担任临时讲解员。穿校服的孩子们用中英文为外宾介绍照片背景,日本留学生小林雅子听完痛哭流涕,在留言簿写下“必ず真実を伝えます”(定将真相传下去)。

曾参加抗战的98岁老兵李爷爷坐着轮椅赶来,指着照片里的军刀说:“这是我连长的佩刀,南京陷落时他用这把刀砍倒六个鬼子。”老人颤抖的手抚过展柜,马库斯蹲下身为他系紧围巾,这个画面被网友称为“跨越世纪的守护”。

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

法国《世界报》以“成都记忆战争”为题整版报道,指出马库斯在日展览时安倍晋三曾派秘书暗访,而成都冲突却暴露某些国人历史认知混乱。日本NHK电视台低调转引消息后,有右翼网民在推特叫嚣“支那人内讧”,立即遭到在日华侨用日语史料反驳。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私下表示,已向马库斯签发“文化交流特别贡献签证”。故宫博物院专家主动联系愿意提供抗战文物复刻品,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免费设计了防破坏展柜方案。

和平小屋门口的碎砖已被更换为抗日纪念馆同款花岗岩,来自卢沟桥的碎石嵌在台阶侧面。最新监控显示,每天清晨都有市民自发擦拭“和平小屋”铜牌,有人悄悄放下鲜花,有人挂上手工制作的五星红旗杯垫。

那些试图抹杀历史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马库斯用154张照片照亮黑暗角落时,某些人却因800元私利沦为时代笑柄。当成都市民用手机灯照亮小屋夜空,我们看见:真相的火种从未熄灭,它只在等待更炽烈的燃烧。

来源:爱玩游戏的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