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先13分差点被翻,广东U22最后30秒还在用眼神防守,郑永刚的换人表比心电图还乱。
领先13分差点被翻,广东U22最后30秒还在用眼神防守,郑永刚的换人表比心电图还乱。
看完比赛,很多球迷第一反应不是庆祝,而是后怕。
浙江青年队最后两分钟连进三个三分,篮板二次进攻一抢就是两个,广东这边五个人全站在外线看。
暂停键像被胶水粘住,郑永刚抱着胳膊不动,直到分差被追到2分才想起还有挑战权。
那一刻,替补席的徐昕毛巾都拧出水,才终于被推上场。
问题从跳球就埋下。
首发五小最高2米01,对面俩内线2米08+2米10,广东第一节篮板3比11,被抢成教学片。
更离谱的是,这套阵容前一天热身刚输过同样的对手18分,教练组原封不动再端上来。
球迷在直播间刷屏:这是复盘还是复刻?
徐昕第一节还剩3分58秒登场,不到两分钟送出两次封盖,进攻端勾手+补扣,分差瞬间从5拉到14。
现场解说直接提高音量:这才是U22第一高度。
可第二节开始,他又被按回板凳,整整坐了一节半。
镜头扫过,他低头系鞋带,再抬头,球队优势只剩3分。
中场休息区发生的一幕被跟队记者拍下来:助理教练把统计表递给郑永刚,红笔圈着篮板输11个,后者只回了一句“我们打快”。
快没打成,第三节广东被对面推反击,快攻得分8比0,自己反而跑不动。
王浩然连得9分硬续命,回防时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镜头里口型清清楚楚:换人啊。
数据更直观。
王浩然全场30分7板6犯,出场时间38分42秒,全队最高;徐昕18分10板4盖帽,出场时间却只有19分05秒,不到前者一半。
赛后技术板显示,徐昕在场时段广东净胜+19,不在场净负-11,一正一负就是30分差距。
教练组不可能看不到,却选择让状态最好的内线坐板凳看戏。
有圈内人透露,赛前内部定的调子是“练外线”,所以坚持五小。
计划没错,但对面内线优势明摆着,还硬练就是拿成绩开玩笑。
青年队比赛本来练人为主,可球迷买票、球员拼命、对手也认真打,最后变成教练一个人的固执秀,说不过去。
更危险的是信号传递。
徐昕去年刚升一队,跟着杜锋练了半年,回到U22本是降维打击,结果板凳坐穿。
年轻球员最怕的不是输球,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差。
努力训练→状态火热→继续坐板凳,下一次他还信教练吗?
更衣室只要出现“打得好也上不了”的念头,整支队就散了。
郑永刚带深圳青年队时拿过全国冠军,履历够厚。
但履历只能证明过去,临场才是现在。
最后40秒,浙江故意犯规送罚球,广东没来得及换发球手,居然让体力透支的王浩然去执行第二罚,差点两罚不中。
幸好第二罚弹筐而出,徐昕抢下关键前场板,才被犯规锁定胜局。
赛后王浩然直言:腿都木了,只想快点结束。
一场险胜把问题全揭开:轮换死板、应变慢、对位劣势视而不见。
球迷愤怒的点不是赢不赢,而是明明可以赢得轻松,偏要制造难度。
青训大省最怕人才浪费,好牌打烂比没牌还让人心疼。
接下来还有交叉赛,如果郑永刚继续把内线当观众,下次可没有30分个人表演兜底。
有人建议广东U22直接让一队助教临时接管,至少保证谁热谁上。
办法粗暴,却直指核心:青年队教练第一职责是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时间,而不是证明自己的想法多高级。
比赛结果不会陪谁演戏,继续试下去,翻船只是早晚。
球迷已经提前喊话:再这么玩,把徐昕他们还回一队,别在U22浪费时间。
来源:幽默枫叶qbM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