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西运城村民张建军盯着手机里的政策文件,手指在“宅基地出租”字样上反复划动。以前守着几亩地盼增收,现在闲置老宅租给民宿,每月稳稳进账3000元。2025年中央农村改革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纲领,不仅敲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山西运城村民张建军盯着手机里的政策文件,手指在“宅基地出租”字样上反复划动。以前守着几亩地盼增收,现在闲置老宅租给民宿,每月稳稳进账3000元。2025年中央农村改革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为纲领,不仅敲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更藏着3个让农民盘活资产的新机遇。未来5年,农村“靠天吃饭”的旧时代彻底终结,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
机遇一:土地延包+增值分红,零散地变长效收益源
2025年起,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政策在四川、江苏、黑龙江等10省率先试点,2027年实现全国全覆盖,直接保障全国2.3亿农户土地权益。此次改革新增“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农户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参与规模化种植,除每亩1200-1500元保底流转费,还能按股份分享产业链利润。
山东聊城某合作社整合1200亩耕地种植高筋小麦,与面粉企业签订长期订单。农户每亩年获1300元流转费,年底再分企业利润的20%,亩均年收益比零散种植高出920元。国家对规模化种植给予每亩300-500元专项补贴,购买智能农机可享30%购置补贴。2025年全国计划新建1.2亿亩高标准农田,“种粮稳收”成为现实。
机遇二:宅基地“三权分置”+抵押贷款,闲置房成增收宝
《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打破宅基地“盘活难、变现难”的僵局。进城落户农民无需交回宅基地,资格权终身保留。合法农房可出租、入股、合作,最长租赁期限达20年,还能申请抵押贷款。
浙江丽水村民把闲置老宅出租给民宿企业,政府给予年租金15%补贴,农户月均增收2800元。江苏苏州某村村民用老宅抵押,获得30万元创业贷款,开办农产品网店年利润超50万元。1986年前批建的老宅全部合法确权,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从根源上守住农民“家底”。
机遇三:集体用地入市+90%分红,村集体成增收靠山
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直接入市交易,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收益扣除土地整治成本后,90%以上归村集体和农民所有。2025年全国新增200个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
广东佛山某村盘活闲置厂房用地,以每亩80万元价格出让给食品加工厂,村集体获收益1.2亿元,村民人均分红1.5万元。河北邯郸某镇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电商产业园,吸引20家企业入驻,解决180人就业,村集体年租金收入超600万元。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运营入市土地,让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村电商享受税收减免,农产品直播带货可获销售额5%补贴。乡村旅游项目优先审批,民宿、农家乐最高可获50万元创业贷款。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至全部主产区,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保险金额提高至每亩1500元,彻底打消农民“种粮怕亏”的顾虑。
这场改革的核心,是让农村“沉睡的资产”转化为农民的“稳定收入”。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对接农民需求。河南“90后”返乡创业者李阳流转500亩地搞智慧农业,一年纯利润比在城里打工多3倍。
未来5年,农村不再是“增收难”的代名词,而是充满机遇的创业沃土。坚守土地的种粮户、进城落户的打工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都能在这场改革中收获增收红利。乡村振兴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个农民都能触摸到的幸福生活。
来源:柒乐多养生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