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那句公告出来后,城里的景象一下子变得像战地电影里最难看的片段:断水断电,街头满是被抢的商铺和烧毁的车,成千上万的人滞留在街头和临时避难点。很快,更多让人心里发冷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有村民被押到院子里当众枪决的画面,有民兵成群结队吹嘘战利品、对着镜头炫耀的场面
法希尔已失守,快速支援部队彻底掌控达尔富尔五个州。
从那句公告出来后,城里的景象一下子变得像战地电影里最难看的片段:断水断电,街头满是被抢的商铺和烧毁的车,成千上万的人滞留在街头和临时避难点。很快,更多让人心里发冷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有村民被押到院子里当众枪决的画面,有民兵成群结队吹嘘战利品、对着镜头炫耀的场面。那些视频不是遥远的新闻,而是在邻居家里发生的事,像刀子一样割在人的生活里。
把时间往前拉一拉会更清楚。10月26日,快速支援部队公开说他们完全控制了法希尔。说白了,法希尔一直是苏丹武装部队在达尔富尔剩下的最后一个“大据点”。这地方一旦丢了,西部的力量天平就彻底倾斜。快支部队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他们早就在多个城镇建立起并行的管理体系,公开挑战中央政府。围困慢慢演变成全面占领,普通居民一下成了正面冲突里的直接目标。
占领后暴行接连出现。到10月27日,仅一天就有47名平民在住宅区被杀。很多人是在家里被闯入之后被处决的,尸体有的就扔在路边,有的被堆到临时掩埋坑里。更可怕的是,有的民兵把这些虐杀过程录下来发到社交平台,像是在展示“战绩”。听着就让人发冷——有人把杀人当成秀场,拍照留念,然后传播开去。
这座城的围困不是突然发生的,是持续了将近18个月的痛苦。供水供电先后停摆,医院药品短缺,食物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越来越稀。联合国负责救援的人说,几十万人被困,基本的生存保障无法满足。医院里堆满了伤员,麻醉药和消毒用品都不够用,医护人员累到撑不住。原本应该运进来的救援车队常年被挡在城外,物资在边境仓库里一箱箱烂掉。
数据的规模很吓人:冲突造成接近3万人死亡,超过117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三千多万人需要人道主义帮助。记者穆罕默德·萨阿德·卡米尔多次提醒公众,达尔富尔正在发生针对非洲族群的大规模暴力。在战事中,已有超过40名记者丧生,报道随之变得支离破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法希尔的记者被绑架,很多报纸停印,广播停播,信息通道被严重切断。
外部势力的介入是这场冲突被放大的关键。卡米尔揭示的线索很复杂:一些挂着人道或反叛旗号的武器,经由阿联酋转手,在以色列的默认下流到快速支援部队手里。时间线里还有几个节点:2025年5月,苏丹政府宣布与阿联酋断绝外交关系,说阿布扎比是“侵略国”,并多次指控阿联酋向快速支援部队提供无人机和先进装备。到了8月,苏丹空军在南达尔富尔击落了一架据称载有哥伦比亚雇佣兵的阿联酋飞机,这件事把怀疑推到了公开对峙的阶段。
钱和资源也牵着这场冲突的走向。快速支援部队控制了部分金矿,而阿联酋是苏丹黄金的重要出口市场。金子和武器、情报就像是串在一起的利益链条,成了外部支持这支武装的动力之一。有分析认为,阿布扎比、特拉维夫与华盛顿之间的某些情报与外交联系,正重新布局从曼德海峡到苏伊士运河那块的海上控制。换句话说,这场冲突不只是内部的权力斗争,还有更大的地缘经济算盘在打。
冲突对海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苏丹港口在红海航运链里位置关键,冲突前这些港口承担了接近90%的对外贸易。现在海上通道不稳,不少船只被迫绕道好望角,航线变长、成本暴涨,区域贸易吃亏。研究机构担心,一旦战线扩展到红海沿岸,人道援助通道可能被切断,对全球能源和航运会产生连锁反应。如果快支部队继续拿到外部支援,他们扩战、控制更多口岸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回头看历史,事情并非从天上掉下来。巴希尔当政时,为了镇压反叛组建了被称为“金戈威德”的民兵。这些人曾经在地方犯下暴行,但那时候暴力还有一定的国家色彩和边界。现在的快速支援部队已经从早期的民兵转型为更职业化、装备更先进的武装力量,在外部支撑下不断扩张。学者和观察员说,这不是简单的军阀混战,外部国家的深度介入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
外面那些看上去在斡旋的动作,改变不了地面事实。美国主导的所谓四方调停拿出停火方案,但苏丹政府回绝,说方案没触及他们的核心关切。于是外界不禁要问:调停真的是为停火,还是有别的盘算?联合国秘书长表态呼吁停止暴力,但缺乏能约束各方的实际手段。西方主流媒体对达尔富尔暴行的持续报道并不多,卡米尔把这看成选择性冷漠——背后可能牵涉资源利益与地缘政治。
地面的细节更能说明问题有多残酷。被困的居民讲,夜里常听到炮声,清晨就会发现有人家的门被撬开,重要证件、存粮和电器被洗劫一空。医院用塑料布隔出临时病房,缺麻醉药、缺基本消毒用品,医护的人手也不足。被绑架的记者的家属说,信息链一旦断了,很多家庭连死者下落都查不到。联合国预备的援助物资因为前线变动和通行受阻长期进不了城,边境仓库里一箱箱物资逐渐损坏。
在被占的区域,快支部队不只是打了仗,还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统治方式:设置检查站、收“保护费”、控制地方行政。居民反映最普遍的一点是:法治被替换成了任性和恐惧,人们随时可能被盘查或带走。很多家庭只来得及带走最必要的东西匆忙逃离,村庄被废弃,田地不再有人收割,粮食短缺问题随之加剧。
对记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压制让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片段。独立媒体人试图进入灾区报道,常遭威胁和阻拦。报纸停刊、地方广播停播,普通人获取外界消息的渠道被切断。有人靠卫星电话发来零星的文字和照片,但这些信息往往被延迟或封堵。对受害者家属来说,被剥夺的除了亲人,还有被世人看到的权利。
国际社会并非完全无动于衷:援助组织在边境集结物资,准备空投;一些国家对特定人物实施旅行限制和资产冻结;非政府组织在社交平台上发起募捐。但在实地的阻力面前,这些行动显得力不从心。救援车队常在前线和临时检查站被耽搁,无法按计划把援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被占领的地区还面临长期治理的空白。快支部队控制了土地,但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停课,卫生和司法体系瘫痪,久而久之会在社会里留下更深的裂缝。外部势力带来的武器和资金解决了短期需要,但没有提供能维持长期秩序的方案。这种“有钱没法治”的局面让当地人对未来充满焦虑。
从几个关键节点看,事态怎么一步步失控很明显:阿联酋等外部支持、苏丹对阿联酋的外交断绝、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快支部队控制金矿并稳定了资金来源——这些都像一根根绳子,把局势拽向不可逆的方向。街头的画面还在继续:撤离的人留下半煮的饭菜、被扯破的窗帘、乱丢的玩具。夜里城里安静得让人不安,远处偶尔传来的枪声和犬吠,像提醒人们,这场冲突的每一个消逝的生命,都有它的细节和它背后的历程。
来源:完美蛋糕UWe82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