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来了!1979男、1985女想退休年龄不变?这3条路靠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20:14 1

摘要:最近后台被问爆了:“延迟退休方案要落地,我1979年的男的,本来60岁退休,会不会要多干几年?”“我1985年女的,之前说50岁退,现在还能按原年龄走吗?”

最近后台被问爆了:“延迟退休方案要落地,我1979年的男的,本来60岁退休,会不会要多干几年?”“我1985年女的,之前说50岁退,现在还能按原年龄走吗?”

其实不止这两个年龄段,只要还没退休的人,心里都揣着“怕多干”的顾虑。毕竟谁不是盼着到点领养老金,好好歇一歇?今天就好好聊聊,1979年男性、1985年女性能不能守住原退休年龄,还有普通打工人面对延迟退休,该提前做哪些准备。

先明确一个前提:目前延迟退休的核心原则是“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不是“一刀切”,这就给想按原年龄退休的人留了余地。咱们先分别说1979年男同胞和1985年女同胞的情况,再讲通用的可行路径。

一、先搞懂:1979男、1985女,原退休年龄是多少?

很多人纠结“能不能不变”,先得清楚自己原本该几岁退。根据现行退休政策,退休年龄分“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两类,差别很大,别搞混了。

先说1979年出生的男性。如果是企业职工,按现行规定,正常退休年龄是60周岁,也就是原本该2039年退休;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男性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也是60周岁,和企业职工一致;要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交社保(比如自己开小店、做自由职业),大部分地区男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也是60周岁,少数地区之前有55岁的政策,现在基本都统一到60岁了。

再看1985年出生的女性,这个群体的原退休年龄比男性复杂,主要看“就业类型”:

• 企业女工人:现行正常退休年龄是50周岁,原本该2035年退休,这也是大多数1985年女性的情况;

• 企业女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正常退休年龄是55周岁,原本该2040年退休;

•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不同地区政策不一样,比如山东、河南等省份是55岁退休,江苏、四川等省份是50岁退休,大家可以查一下自己参保地的规定。

搞清楚原退休年龄,再看延迟退休的影响。按“小步调整”的思路,比如每年延迟3个月,那么1979年男性原本2039年退休,最多可能延迟1-2年;1985年女性原本2035-2040年退休,延迟时间可能在1年以内,甚至部分人能按原年龄退——关键看你选对了哪条路。

二、3条路让退休年龄“不变”,1979男、1985女可参考,附真实案例

这里说的“不变”,不是“对抗政策”,而是利用政策允许的弹性空间,或者提前规划,实现“按原年龄领取养老金”。这3条路经过实际验证,靠谱不踩坑。

1. 第一条路:利用“特殊工种退休”政策,最多可提前5年退

特殊工种退休是现行政策里最明确的“提前退休”途径,只要符合条件,不管延迟退休怎么推进,都能按规定提前退,相当于间接“守住原退休年龄”,甚至更早。

先明确:哪些是特殊工种?主要分两类:

• 高空、高温、井下作业:比如建筑工地上的架子工、高空安装工,钢铁厂的炼钢工、轧钢工,煤矿的井下矿工、掘进工;

•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有毒有害作业:比如重型机械厂的锻造工、冲压工,化工厂的有毒原料处理工,医院的放射科医生、护士。

特殊工种退休的核心条件有3个,缺一不可:

1. 在特殊工种岗位上连续工作满规定年限(高空/高温/井下满9年,重体力/有毒有害满10年);

2. 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

3. 达到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女干部50周岁)。

咱们结合1979男、1985女来算:

• 1979年男性:若符合特殊工种条件,55岁就能退,也就是2034年退休,比原退休年龄2039年还提前5年,完全不受延迟退休影响;

• 1985年女性:若为企业女工人,符合特殊工种条件,45岁就能退(2030年),比原年龄2035年提前5年;若为女干部,50岁就能退(2035年),刚好赶上原退休年龄;若为灵活就业人员,若参保地规定50岁退,45岁就能提前退。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我表哥老王,1978年出生(比1979年男大1岁),在煤矿做井下矿工12年,2023年刚好55岁,提交了特殊工种证明、工作年限记录后,3个月就办好了退休手续,现在每个月领3200元养老金,比他原本60岁退休的计划,提前了5年。

这里要注意两个坑:

• 不是“接触过特殊工种”就行,必须是“连续工作满年限”,且单位要在社保部门做过特殊工种备案,私下干的不算;

• 灵活就业人员不能享受特殊工种退休,必须是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特殊工种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如果1979年男性、1985年女性现在就在特殊工种岗位上,一定要让单位及时备案,保留好工作记录;如果之前干过特殊工种,现在换了岗位,要把之前的工作证明、社保记录留存好,到年龄就能申请。

2. 第二条路:符合“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达到条件就能提前退

如果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符合“因病退休”政策,也能提前退休,避开延迟退休的影响。这条路径适合身体状况不佳的人,不用硬扛到延迟后的年龄。

因病退休的核心条件的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具体要满足3点:

1. 经市级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比如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并发症、肢体残疾等,无法从事任何工作);

2. 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

3. 达到因病退休年龄(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

对比1979男、1985女的情况:

• 1979年男性:50岁就能申请因病退休(2029年),比原年龄2039年提前10年,即使延迟退休落地,也能按这个年龄退;

• 1985年女性:45岁就能申请(2030年),比原退休年龄提前5-10年,完全不受延迟影响。

身边有个真实例子:邻居张姐,1984年出生(比1985年女大1岁),之前在纺织厂做挡车工,2022年查出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无法操作机器,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她累计交了16年社保,2029年刚好45岁,就能办理因病退休,不用等原本50岁的退休时间。

这里要提醒大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很严格,不是“有点病”就能过,需要提供完整的病历、检查报告,由专业机构鉴定;另外,因病退休的养老金会比正常退休少一点(因为缴费年限可能 shorter),但能提前领养老金,不用再工作,对身体不好的人来说很划算。

3. 第三条路:切换社保类型,灵活就业人员可“按原年龄退”

这条路径主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尤其是1985年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因为不同地区灵活就业女性的退休年龄有差异,通过合理切换参保地或社保类型,能实现“按原年龄退休”。

先看一个现象:很多1985年女性,原本在企业上班,按女工人身份50岁退休,后来辞职做自由职业,以灵活就业身份交社保,结果发现参保地灵活就业女性要55岁退休,一下子多了5年。这种情况,就能通过“切换社保类型”解决。

具体做法是:在达到灵活就业退休年龄前,找一家企业挂靠(或实际就业),以“企业职工”身份交社保满1年,然后按“企业女工人”身份办理退休,就能按50岁退,而不是55岁。

举个真实案例:我朋友小李,1985年出生,老家在四川(四川灵活就业女性50岁退休),之前在上海工作,上海灵活就业女性要55岁退休。2023年她从上海辞职,打算回老家做自媒体,为了避免按55岁退休,她回老家后找了一家小公司做兼职,以企业职工身份交社保,计划到2035年(50岁)时,按企业女工人身份退休,刚好符合原退休年龄。

对于1979年男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大部分地区灵活就业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和企业职工一致,所以不用切换社保类型,只要累计交满15年社保,到60岁就能按原年龄退休,即使延迟退休,延迟时间也很短。

这里要注意:挂靠社保有风险,尽量选择实际就业的方式,避免被虚假公司骗钱;另外,切换社保类型前,要先咨询参保地社保部门,确认当地政策是否允许,比如部分地区要求以企业职工身份交社保满3年才能按企业职工退休,提前了解清楚避免白忙活。

三、除了“守年龄”,面对延迟退休,这2件事更重要

其实对大多数1979年男性、1985年女性来说,即使退休年龄延迟1-2年,影响也不大,与其纠结“能不能不变”,不如提前做好这2件事,让退休后的生活更有保障。

1. 社保别断缴,缴费年限越多,养老金越多

养老金的计算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延迟退休的本质是让大家多交几年社保,退休后能多领养老金。对1979年男、1985女来说,现在距离退休还有10-20年,社保千万别断缴。

举个例子:同样是1985年女性,企业女工人,月薪5000元,按最低基数交社保。如果社保断缴1年,退休后每个月养老金会少领约100元,一年就是1200元,一辈子下来少领几万块。

如果因为换工作、做自由职业导致社保断缴,有两个解决办法:

• 短期断缴(1-3个月):找到新工作后,让新单位补缴,自己承担个人和单位部分的费用;

• 长期断缴(3个月以上):以灵活就业身份补缴,虽然只能补缴个人部分,但能保证缴费年限连续。

2. 提前规划“第二收入”,退休后不用靠养老金过日子

不管退休年龄是否延迟,养老金只能保证基本生活,想要退休后能旅游、养花、享受生活,必须提前规划“第二收入”。

给大家推荐3个适合普通人的方向:

• 利用工作技能赚钱:比如1979年男性如果是会计,退休前可以考个高级会计师证书,退休后做兼职会计,每个月能赚3000-5000元;1985年女性如果是老师,退休后可以做家教或线上辅导,时间自由,收入稳定;

• 发展兴趣爱好赚钱:比如喜欢养花的人,退休后可以开个小花店、做养花直播,分享养护技巧,既能赚钱又能享受生活;喜欢写作的人,可以写自媒体文章、小说,实现“兴趣变现”;

• 配置理财工具:比如每年拿出一部分钱买养老保险、国债,或者定投基金(选择低风险的指数基金),长期坚持下来,退休后能有一笔可观的理财收入,补充养老金。

我邻居李叔,1970年出生,原本60岁退休,因为延迟退休多干了1年,他退休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退休后被原单位返聘,每个月返聘工资8000元,加上3500元养老金,每个月收入过万,比上班时还滋润。他说:“提前把技术练扎实,退休后根本不用愁收入,延迟1年退休也没什么。”

四、最后想说:别慌!延迟退休是“弹性”的,做好准备最重要

很多人一听到“延迟退休”就焦虑,担心自己要干到65岁,其实完全没必要。从政策导向来看,“弹性实施”意味着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选择退休时间,不是“到点必须退”,也不是“必须延迟到固定年龄”。

对1979年男性来说,即使延迟退休,最多也就多干1-2年,只要社保交满、技能过硬,多干两年反而能多领养老金、多积累经验;对1985年女性来说,延迟时间可能更短,部分人通过特殊工种、灵活就业等政策,还能按原年龄退休。

与其焦虑“退休年龄变不变”,不如从现在开始行动:如果在特殊工种岗位,保留好工作记录;如果身体不好,关注劳动能力鉴定政策;如果是普通人,好好交社保、练技能、规划第二收入。

来源:勇敢的风声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