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优工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9:47 1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生产安全监管,7月起,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辖区食品小作坊“分布散、规模小、品类杂”的实际特点,秉持“监管赋能、服务提质、产业升级”工作思路,通过靶向整治、规范引导、精准帮扶,持续完善小作…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生产安全监管,7月起,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辖区食品小作坊“分布散、规模小、品类杂”的实际特点,秉持“监管赋能、服务提质、产业升级”工作思路,通过靶向整治、规范引导、精准帮扶,持续完善小作坊监管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小作坊升级改造、集约发展、品质提升。

精准整治筑防线:聚焦风险节点,严查严改除隐患

自整治提优工作启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将“防风险、守底线”作为核心目标,聚焦食品小作坊高风险环节开展靶向监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小作坊卫生条件、食品原料采购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标签标识和食品贮存等关键环节,严厉打击未经许可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食品原辅料、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高危品类,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大了排查整治力度,先后开展食用植物油生产环节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两项重点行动,共检查食用植物油小作坊10家,发现原料储存不规范、检验记录不全等问题28个,移交案件线索2条,抽样检测17批次;随机抽检中心城区肉制品小作坊11家,排查出加工流程不规范、卫生防护措施缺失等问题33个,移交案件线索2条,所有问题均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处置”,全程跟踪属地监管部门开展整改复查,问题整改完成率100%。

规范引导强责任:压实主体责任,培训约谈双发力

为推动小作坊从“被动整改”向“主动合规”转变,市市场监管局以“监管促规范、培训强意识、约谈敲警钟”为整治提升方向,着力把规范引导融入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全流程。

在能力提升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及配套办法专题培训为契机,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分会场”模式,从原辅料采购贮存、生产场所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产品标签标识等方面向全市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详细讲解了食品生产加工操作规范;在问题整改方面,组织召开了2025年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约谈会,通报了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检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不合格产品出现原因,明确了整改要求,帮助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过程更加标准规范,督促小作坊实现“证照齐全、设施完善、操作规范、管理到位、质量安全”的目标。

服务赋能促升级:强化精准帮扶,贴心指导助提升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理念,通过精准帮扶破解小作坊发展难题,引导行业向“精特美”转型。为破解小作坊“工艺旧、管理弱”问题,市局组织监管骨干深入一线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某肉制品小作坊完善工艺流程和厂房布局,解决其人流物流交叉问题;指导某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科学清洁设备的方法,解决其生产加工后设备清洁不到位问题;为某糕点小作坊解读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产品标签,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自整治提优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帮助45家小作坊解决了工艺优化、技术改造、标准解读等实际问题。

针对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小作坊,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政策解读、流程指导、标准宣贯等精准服务,鼓励小作坊以传统工艺为核心,改进生产设备、优化加工工艺、加强创新研发,选用优质原料提升产品品质,积极引导其转型升级,助力小作坊向规模化、规范化的食品生产企业转型。目前已有1家小作坊启动转型筹备工作。

下一步,赤峰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生产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通过案例警示、现场指导等方式提升食品小作坊合规意识和管理水平,以系列务实举措,扎实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