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最近几年在六代战斗机上,美国空军NGAD项目搞得磕磕绊绊,成本高,每架飞机预估得砸3亿美元,这比F-35贵三倍,国会预算顶不住了。
在军用飞机上,美国人一向觉得自己是老大,技术牛,装备猛,从二战到现在,他们空中优势基本没丢过。
可最近几年在六代战斗机上,美国空军NGAD项目搞得磕磕绊绊,成本高,每架飞机预估得砸3亿美元,这比F-35贵三倍,国会预算顶不住了。
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从2024年初就开始喊暂停,得重新审视设计路径,避免发动机太复杂导致钱烧没完没了。
到了7月,他公开说项目必须调整,简化结构,转向单发动机配置,这样制造和维护都能省一大笔。
空军内部文件也显示,这么改是为了控制支出,但副作用明显,机动性、速度、航程、载荷全得打折。
9月,他们正式宣布把部分先进功能扔给协作无人机,战斗机本体目标单价压到1亿美元以内。这听起来像是在省钱,但专家们说单发方案可能连雷达传感器都得砍掉,变成无雷达的轻型机,探测距离只剩目视水平。
美国航空工业面临老问题。供应链崩坏,关联企业越来越少,好多核心部件就一个供应商垄断,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维护服务也一家独大,运营成本直线上升。
几十年来,美国武器建造和日常开销越来越贵,海军舰船的一体化桅杆都造不出来了,各领域设计和量产都在走下坡路。
NGAD原本想用自适应发动机,燃料效率和推力大跳跃,但2024年预算压力大,项目差点进死胡同。
空军高层还得应对国会质疑,2025财年请求27.5亿美元研发,但未来几年支出预计飙升到196亿美元。12月,空军审查报告支持有人驾驶概念,可实际推进还是慢吞吞。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早先吹嘘NGAD速度能到5马赫,转单发后,这数字估计得缩水到2马赫左右。
波音在2025年3月拿下F-47合同,作为NGAD延续,但工业瓶颈没解决,产能不足,海军的F/A-XX项目都得延后。
反观,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在2024年12月26日就把一款新型战斗机扔上天了。这架飞机编号36011,伴着歼-20飞,机身大一圈,无尾翼三角形布局,最扎眼的是三个进气道:两个侧面,一个背上,实锤三台发动机。
民间叫它歼-36,或者因为尾部像银杏叶,昵称“银杏”。这设计在四代、五代机里基本没见过,提供超强推力,高推重比,支持更大作战范围和速度。
试飞那天,低空过城市,升降转弯稳当,发动机全开时三条尾迹像三叉戟。沈飞还有歼-50,双发布局,也在同天首飞。
进入2025年,歼-36进度飞快,1月地面滑行测试发动机同步,2月分析显示三发能扛重载荷。
3月第二次试飞,侧飞小半径转弯,尾部十多个控制面露出来,验证无尾翼稳定性。4月视频流出,中等高度能量机动,三发动机在亚音速下靠谱。
6月,美国国防部预算全倾斜F-47,中国歼-36继续测,7月演示环形机动,中高亚音速操控性强。8月,第二个原型曝光,进气道和起落架改了,排气优化,迭代就10个月。
美国单发省钱,但牺牲冗余和动力,F-16每小时8000美元维护是目标,可实际F-35超标了。中国三发强调性能,起飞全开快速爬升,巡航关一台省油。
后续,美国F-47整合无人机补短板,但供应链难题持续,2025财年报告说NGAD平台要20亿美元完工。中国歼-36迭代频,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测试,批量生产近在眼前。
中美差距拉大,美国需策略调,中国巩固优势。现实就是这样,技术赛跑,谁掉链子谁尴尬。
参考资料:
1、一周军评:美国的NGAD会追赶“成都大三角”吗? 观察者网 2025-01-19
来源:南京说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