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赤峰市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麓,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大家庭,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近年来,巴林右旗检察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检察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打造“检佑团结 守
赤峰市巴林右旗位于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麓,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大家庭,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近年来,巴林右旗检察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检察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打造“检佑团结 守护和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法治模板。先后荣获“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赤峰市三八红旗集体”,涌现出“全国民事检察业务人才”“全区优秀公诉人”“全区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全区调研骨干人才”“赤峰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等先进个人,多名检察人员入选全区检察机关双语人才库。
以“检佑”之名,聚焦初心使命,承载守护团结承诺检”是根基与力量,代表检察机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族平等团结的基本遵循。“佑”是情怀与担当,意为保护、守护、佑助。体现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守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检佑”的核心内涵是以检察履职之力,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它彰显了巴林右旗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者,聚焦共同、平等、团结价值导向,在保障各族群众共同享有平等权利、共同参与法治建设、共同实现美好生活方面的不懈追求与使命担当。
将“检佑”品牌的根基深植于党的建设中,以“检佑凝心”强化共同文化认知体系与集体价值认同。坚定政治立场,以“党组+支部”形式建立理论学习联合体。发挥“党组引领学、支部深入学、党员主动学”的联动效应,由党组带头,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组织研讨,为全体干部讲授党课。党支部结合实际,党小组制定学习计划,深化“五史”学习。创新学习形式,走访聆听“国家的孩子”故事宣讲,探寻文物古迹、了解旗史旗情,切实感受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程。通过“党建+”模式,建立砥砺党性实践融合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成立了一支年轻的志愿服务队,近三年开展专题活动30余次,深入包联嘎查村,了解民生,多渠道帮扶困难群众;走进共建社区,与群众一起包粽子,学习蒙古族刺绣,设立服务台和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展法律咨询服务;进学校开展法治巡展,普法授课;进驻综治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敬老院,不定期进行义务劳动;牧区草场、田田地头、厂矿学校……检察人员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厚植为民情怀,体会着、感悟着、加深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认识。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将“检佑”的承诺兑现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以法治力量守护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固作为首要职责,依法打击破坏国家统一、挑动民族情绪、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思想的犯罪行为。严惩网上散步虚假言论等寻衅滋事犯罪行为,依法快捕快诉。以法治护佑各民族和谐共处、和谐发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掌握好、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族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初犯、偶犯等从宽处理,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办理一起非法持枪案件中,考虑到当事人已经年过八旬,不懂汉语且行动不便,指派双语办案团队办理该案。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嘎查村代表到老人家中召开一场不起诉公开听证会。这场家门口的听证会,以公开促公正,切实用司法的温情与关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根基。守护共有绿色家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旗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与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旗文旅局会签建立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设立文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开展禁牧休牧专项监督,推动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林草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开展河湖管理保护,毁林毁草专项整治工作。守护右旗绿水青山。深化综合司法保护。贯彻司法为民宗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可触可知的获得感。在12309窗口等部门统筹安排工作人员,确保各民族当事人都能够顺利办理业务。保障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与旗总工会、人社局等签订协作机制,接收移送支持起诉线索90余件,帮助追讨工资300余万元。自觉将司法救助融入民族团结大局,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通过健全内部救助线索移送机制,及时启动救助程序,做到应救尽救、及时救助。推动由“单一救助”向“多元帮助”转变,全院检察人员自发捐款,充实救助资金池;协调民政等部门办理专项救助,引入心理疏导、社会救助等帮扶资源,为司法救助对象提供立体式帮扶。让“检佑”品牌成为一束光照进困难群众的生活。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精准普法与文化赋能,把“检佑”品牌作为连接法治与民心的桥梁,使法治观念与民族团结理念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打造新型宣传阵地。新建检察融媒体中心,成立青年检察宣传团,设置“右旗检声”“蓓蕾说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特色栏目,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民族政策宣传月等关键节点,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等知识,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近三年发布普法宣传视频海报300余期,其中拍摄的普法情景剧“被强制执行的房产”被学习强国、检察日报栏目采用。开展特色法治文化活动。与自治区检察院、赤峰市检察院联合,举办“法润万家 护航北疆”双语普法送基层活动。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联合非遗传承人,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好来宝、民歌等艺术形式,由检察官创作,非遗传承人鲜活演绎,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直抵人心,累计开展10余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与旗妇联联合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相关工作在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纪录东方——情暖北疆 巾帼逐光》栏目中播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联合市检察院、旗非遗保护中心、旗市监局策划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主题活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活动,组织表演好来宝《新时代颂歌》《格斯尔文化问答》等节目,让参与活动的群众现场感知非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开展检察故事宣讲会,讲授办案心得,普及法律知识。与旗司法局联合开展法治夏令营活动,邀请社区群众和学生代表观看电影《第二十条》《南京照相馆》等,传递法治声音。构建全方位保护网络。大力开展“携手落实‘两法’ 共护祖国未来”检察开放日、“情暖童心——送法进乡村”系列巡讲活动,与一所初中建立“融入式”思政+法治协作试点,探索全方位检校共建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与旗公安局、文旅局联合整治宾馆旅店及娱乐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实现年度内该行业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零”发生,将“检佑”品牌所承载的法治种子播撒到未成年人心中。如今,经常学法、办事依法、遇事靠法、检佑和谐在巴林大地方兴未艾。
来源:巴林右旗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