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提出一项引发亚洲各国警惕的计划:修改自卫队军衔名称,将现行的“1佐”、“2佐”、“3佐”恢复为二战时期旧日本军队使用的“大佐”、“中佐”、“少佐”。
2025年10月,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提出一项引发亚洲各国警惕的计划:修改自卫队军衔名称,将现行的“1佐”、“2佐”、“3佐”恢复为二战时期旧日本军队使用的“大佐”、“中佐”、“少佐”。
这一计划并非突然出现。2025年11月13日,日本广播协会(NHK)披露,日本政府已开始正式讨论这项军衔修改方案,计划在2026财年实施。同时,自卫队的兵种名称也将全面“复古”:“普通科”改为“步兵科”,“高射特科”改为“炮兵科”,“设施科”改为“工兵科”。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称此项改革“很急迫”,理由是现有军衔体系“不便公众理解”,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 然而查看自卫队现有军衔的英文翻译,其实早已与国际标准一致,所谓“接轨”只不过是蹩脚的借口。
这套沿用70年的军衔体系诞生于战后特殊时期。1954年,日本颁布《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改组为自卫队,其职责被限定为“维持社会治安”和“专守防卫”。 为淡化军事色彩,军衔名称刻意避开旧日军称谓,采用数字等级制。
“大佐”在旧日军体系中绝非普通军衔。这一称谓源于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近代化,1872年《陆军武官服役令》确立了“将、佐、尉”三级军官体系,“大佐”为佐官最高阶,对应西方军队的上校。
在旧日军编制中,大佐是承接战略与战术的核心层级。陆大毕业的精英军官通常以大佐身份担任联队指挥官,掌握约3000人的作战力量,是战场战术决策的直接执行者。 在参谋体系中,大佐常出任师团或军级单位的作战参谋,深度参与战役计划制定。
二战期间,这一军衔与日本对外侵略紧密相连。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众多大佐级军官参与了无数暴行。甲午战争中,日军第一师团步兵第1联队大佐谷寿夫率部攻陷旅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大佐冈部直三郎参与策划“扫荡”行动,推行“三光政策”,导致无数中国平民惨遭屠杀。 太平洋战场上,硫磺岛守军指挥官大佐栗林忠道以“玉碎”战术驱使士兵与美军血战,造成双方数万人伤亡。
据《日本陆军将官辞典》统计,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共有超过2300名大佐,其中80%以上直接参与过侵略作战,战后被列为战犯的大佐级军官达117人。 这些数据印证了“大佐”军衔与侵略历史的深度绑定。
军衔修改计划的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追求的政治目标。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明确要求“摒弃以往刻意回避军事术语的‘非必要’习惯”,强化自卫队的“国防组织”定位。
这一举措是日本军事右倾化的重要步骤。自2012年以来,日本先后通过《安保法案》《防卫力强化法案》,突破“专守防卫”底线,确立“先发制人”的反击能力。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达到8.7万亿日元,创二战以来新高,占GDP比例突破2%。
军衔复古是日本为构建“国防军”体系进行的符号重塑。 通过恢复旧日军称谓,右翼势力试图强化自卫队的“军事身份认同”,为其突破宪法限制、实现“国防正常化”铺路。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行为,与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举动一脉相承。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代表,一直以所谓的“自虐史观”为耻。 她在安倍内阁时期就通过参拜靖国神社迎合右翼阵营,如今作为首相,更推动恢复旧军衔,暴露了其否认侵略历史的政治本质。
值得玩味的是,这项计划在日本国内也饱受争议。《读卖新闻》民调显示,58%的日本民众对“恢复旧军衔”表示反对,认为“可能引发周边国家反感,损害日本和平形象”。 防卫省内部官员更直言,“现有军衔体系已形成固定认知,突然更名将导致流程混乱”。
日本恢复“大佐”军衔的计划,引发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强烈担忧。韩国外交部已率先表达关切,强调“日本应正视历史,避免做出伤害邻国感情的举动”。 中国国防部也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日方应尊重历史,避免采取刺激地区安全的举措”。
这种担忧源于日本近年来的一系列军事扩张动作。 日本不仅大幅增加军费,还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放开自卫队在海外执行任务的限制,甚至允许自卫队自由击落无人机。 这些举措加上军衔复古,让周边国家不得不警惕日本军事扩张的危险趋势。
美国对日本的纵容态度加剧了地区风险。为推行“印太战略”,美国支持日本提升军事能力,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行为视而不见。 这种“以日制华”的战略算计,可能纵容日本摆脱战后束缚,重新成为影响亚太格局的“军事变量”。
然而,日本的军事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据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数据,2023年自卫队实际招募人数只达到计划的51%,面临严重的兵源不足。 恢复“大佐”等旧称,不仅难以提振招募效果,反而可能让外界将自卫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形象重新联系起来。
日本右翼势力或许认为,恢复“大佐”军衔只是微不足道的符号调整。但历史记忆不会轻易消退,亚洲各国人民依然清晰记得“大佐”们曾经带来的苦难。随着日本军事预算连年创新高,自卫队职能不断扩大,西南诸岛军事部署加强,恢复旧军衔只是系列变化的一环。
下一步,日本还计划修订《自卫队法》,进一步松绑军事约束。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往往押韵。
来源:大国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