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毛主席,劝袁世凯搞社会主义,受列宁接见,解放后蹲监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12:16 1

摘要:这世上有一种人,你把他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他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他总能第一时间嗅到风向。

这世上有一种人,你把他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他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他总能第一时间嗅到风向。

可偏偏也是这种人,最容易在一夜之间,从人人敬仰的神坛摔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江亢虎,就是这么个人物。

他的故事,得从1921年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说起,那一年,他正和列宁面对面坐着,讨论着世界革命的未来。

而仅仅二十多年后,他却坐在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办公室里,为日本人做事。

把这两幅画面放在一块看,是不是觉得脑子有点乱?

别急,这人的故事,就是这么拧巴。

时间倒回清朝快完蛋那会儿。

江西上饶出了个神童,叫江亢虎。

十八岁,搁现在也就是刚上大学的年纪,他已经被朝廷当成宝贝,公费派去日本考察“新政”,说白了就是派他去给大清这艘快沉的破船找补丁。

这不仅是看中他的才学,更是朝廷在他身上下的一笔政治投资。

在日本,江亢虎碰上了孙中山。

那会儿的孙中山,正满世界找人干革命,推翻满清。

看到江亢虎这么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自然是热情地拉他入伙。

可江亢虎怎么选的?

他拒绝了。

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说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大清朝廷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能背叛。

孙中山听完,据说只是看了他一眼,没再多说。

老孙这种搞了一辈子革命的人,什么人没见过,一眼就看穿了江亢虎骨子里的东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革命党手里啥都没有,前途两眼一抹黑,跟着干,风险太大;可大清朝廷呢,虽然看着要完,但眼下还能给他官做,给他钱花,给他实打实的好处。

这笔账,江亢虎算得清清楚楚。

他不仅拒绝了孙中山,还把这次拒绝当成了一块敲门砖。

一回到国内,他立马跟革命党划清界限,生怕沾上一点关系。

这番操作,很快就传到了北洋大佬袁世凯的耳朵里。

袁世凯一看,这年轻人懂事,会站队,立马给了重用。

让他主编华北五省的小学课本,还把《北洋官报》这个官方喉舌交给他管。

一下子,江亢虎就成了袁世凯跟前的红人,“笔杆子”。

可惜,官场这碗水太深。

江亢虎虽然聪明,但毕竟年轻,很快就被杨度那些老油条给挤兑走了,被迫又一次去了日本。

有意思的是,因为他“忠于”大清,革命党里的光复会还下了江湖追杀令,要取他性命。

这事儿传回国内,清廷反而觉得,你看,这江亢虎是真忠臣啊,革命党都恨他入骨。

于是等他再回国,直接给了个五品刑部主事的实权官职。

这么一折腾,江亢虎在政治这潭浑水里,算是彻底学会了怎么游泳,怎么把坏事变成好事。

他所有的选择,都和理想、信念没半毛钱关系,全看哪边给的利益多。

在官场混久了,江亢虎也闻到了清王朝身上那股藏不住的尸臭味。

他断定,这船是真要沉了。

这一次,他学乖了,绝不陪葬。

他开始琢磨着给自己找下一条出路。

当时,从俄国传来的各种新思想,像什么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在知识分子圈里特别时髦。

江亢虎脑子活,加上他英文底子好,能直接啃原版书,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得的优势。

他摇身一变,从一个封建王朝的官员,变成了中国最早系统介绍社会主义的大学者。

他把社会主义这套理论,包装成对抗梁启超保皇派的新式武器,一时间名声大噪。

趁着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东风,他在1911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党”,这可比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早了整整十年。

当时党内真是人才济济,李大钊、叶圣陶、顾颉刚这些后来响当当的人物,都曾是他的追随者。

那时的江亢虎,绝对是思想界的顶流,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红色导师”。

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江亢虎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屁颠屁颠地跑去找这位昔日的老板,劝说袁世凯在中国搞社会主义。

袁世凯是什么人?

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他要的是权和枪,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主义”根本不感冒。

再说,眼看江亢虎的社会党搞得有声有色,全国都有分部,袁世凯已经感觉到了威胁。

“宋教仁案”一出,政治空气瞬间变得血腥。

袁世凯的警告也递到了江亢虎面前。

这位“红色导师”连半点反抗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发表了一篇《告别中国社会党人宣言》,把自己亲手创建的党撇得干干净净,然后脚底抹油,溜到美国加州大学当教书先生去了。

他再一次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事业”和成千上万的追随者,扔得一干二净。

在美国的日子,并没有让他安分下来。

五四运动一声惊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社会主义在中国彻底火了。

江亢虎一看,机会又来了。

他顶着“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人”这个金字招牌回国,写了本《列宁小传》,在北大、清华到处演讲,人气迅速回升。

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莫斯科,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1921年,他受邀访问苏联,和列宁本人见了面。

这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一个东方学者,站在了世界革命的C位。

他本以为,靠着这份国际认证,回国后就能大干一场。

没想到,一个晴天霹雳直接把他劈蒙了。

段祺瑞政府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整理清宫档案时,翻出了一封他早年写给废帝溥仪的密信。

信里头,他肉麻地劝溥仪复辟,再造大清江山。

这下可好,老底全被揭穿了。

原来这位天天把社会主义挂在嘴边的“红色导师”,背地里还做着皇帝梦。

他那反复无常、毫无底线的小人嘴脸,一下子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

一夜之间,江亢虎声名扫地,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能再一次灰溜溜地跑路。

这回打击太大,他似乎真的有点心灰意冷,一度想回老家当个隐士算了。

但时代没给他这个机会。

抗日战争爆发,把他再次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开始,他也跟着大家一起喊抗日口号,表现得还挺有民族气节。

可当汪精卫的特使,带着四十根金条找到他的时候,他那点所谓的“气节”,瞬间就碎了一地。

他接下了汪伪政府考试院副院长的位子。

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豪赌,赌的是日本人能赢,赌的是“曲线救国”能给他换来一世荣华。

为了当好这个官,他彻底撕下了所有伪装,用那支曾经介绍社会主义的笔,给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写辩护文章;用那张曾经在大学讲坛上慷慨激昂的嘴,为南京大屠杀做粉饰。

在整个民族最危急的关头,他稳稳地站到了屠夫那一边。

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江亢虎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法庭上,面对白纸黑字的铁证,他再也说不出什么花样了。

1954年冬天,江亢虎死在了上海的监狱里,终年七十一岁。

他的一生,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

参考文献:

李达:《江亢虎》,载《人物》1983年第1期。

(美)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江亢虎:《苏游心影》,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来源:橙子历史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