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全县教师主动担当作为、深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宜宾市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特推出“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筠连县丰乐乡中心校凤牌小学教师詹敏《扎根乡村教育,用爱与坚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全县教师主动担当作为、深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宜宾市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特推出“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筠连县丰乐乡中心校凤牌小学教师詹敏《扎根乡村教育,用爱与坚守点亮希望之光》。
詹敏,中共党员,二级教师。202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宜宾市筠连县丰乐乡中心校凤牌小学教师,先后荣获县级优秀乡村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获得县级教学质量二等奖、县级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案三等奖、校级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奖项。
初心如磐,扎根乡村无悔选择
在川滇交界处的连绵群山之间,一条蜿蜒的山路若隐若现,从筠连县城出发,汽车需颠簸两小时,方能抵达深藏于苍翠山峦环抱之中的凤牌小学——这是青年教师詹老师坚守五年的“家”。2020年10月,这位90后女教师怀揣教育理想来到这片土地,迎接她的是远超想象的艰苦条件,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困难,教学资源更是简陋,陈旧的桌椅、坑洼不平的黑板、寥寥数支的粉笔,几乎构成了全部的教学家当,但是詹敏没有退缩,她毅然承担起四年级班主任的重任,负责全科教学。在她看来,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更需要知识的灌溉和心灵的呵护。
适应乡村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她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走访学生家庭,细致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她发现,许多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缺失亲情关怀,普遍表现出性格内向、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念,立志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潜心教学,匠心耕耘结硕果
教学伊始,挑战接踵而至,班上有几个孩子让她格外牵挂,他们自律性差,贪玩偷懒,成绩总是在四十分左右徘徊,面对这些学生,詹敏从未流露过一丝厌烦,更没有轻言放弃。她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孩子多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知识的缺失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情感缺失,于是,詹敏主动担起了“代理家长”的职责,每天放学后的办公室,成了温暖的“第二课堂”。她将几个孩子留在身边,从最基础的知识点讲起,一道题一道题地耐心讲解,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反复巩固。
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悄然绽放的改变,曾经不及格的试卷上,分数悄然攀升至八十分以上,更可贵的是孩子们身上的变化,他们的眼中逐渐有了光彩,脸上重新绽放出自信的笑容,下课会主动捧着书本前来背诵,追着老师请教问题。从最初的眼神迷茫、作业拖拉,到如今的眼里有光、认真自律,这一切的背后,是以校为家的詹敏辛勤耕耘的收获。
倾注爱心,润物无声育桃李
在詹敏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传递。她始终将学生视如己出,既是严师,也是“慈母”,默默守护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在学生眼里,詹敏是“全能”的,送走毕业班后,她立刻接手一年级的班主任位置及语文学科的教学,同时兼任四年级的数学老师,尽管任务翻倍,但她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却丝毫未减。
除了教学,她更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班里有几个小女孩的父母很早便离家,面对这些敏感细腻的女生,她时刻留意学生的情绪波动,关心她们的成长困境,用细腻的关怀为她们撑起一把保护伞。一个平常的下午,她注意到班上一个女生闷闷不乐,不与其他同学说话,经过了解得知,是因为一些无心的闲话导致她和其他同学之间发生摩擦,了解事情经过以后,她立即开展班会,在班会上,她通过一个个关于团结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责任与团结的真谛,更要领悟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可贵力量。班会结束后,詹敏留意到刚刚还在闹别扭的几个孩子,此刻正互相握手言和。这温暖的一幕让詹敏倍感欣慰,她深知,比起知识的传授,塑造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她竭尽全力为这些幼小的心灵点亮一盏盏明灯,让宽容、友善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詹敏用五年的坚守与奉献,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用爱与智慧浇灌幼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农村教育这块广袤的沃土上,她将继续用爱去耕耘,用爱去播种,用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她坚信,只要耕耘不止,奋斗不已,教育的花朵必将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图/文 宜宾市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