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赛者到解说员:林高远“致命发球”背后,藏着我读懂赛场玄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17:07 1

摘要:全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昨晚受河北日报社旗下“纵览新闻”节目组邀请,作为乒乓球项目的解说嘉宾,参加了“陪你看全运”的节目录制,现场解说了男单1/4决赛王楚钦VS林高远的比赛。

全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昨晚受河北日报社旗下“纵览新闻”节目组邀请,作为乒乓球项目的解说嘉宾,参加了“陪你看全运”的节目录制,现场解说了男单1/4决赛王楚钦VS林高远的比赛。

因为是面对公众的直播解说,所以整个过程中倒逼着自己更加专注,而且需要充分调动脑细胞去挖掘赛场上的瞬息万变,这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观赛体验。

技战术方面,主体技战术是什么?牵制性的技战术是什么?变化是什么?会有一个更加敏锐的感知。

以昨晚王楚钦VS林高远的比赛为例。因为双方都是左手执拍选手,所以反手位斜线的对抗是主基调,在这个大前提下,双方对彼此中路的压制、正手大角度的调动以及正手短的牵制,三个最难受的落点,打的思路明确,清晰可见。

双方的技术特点和综合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淋漓尽致。比如,同样这三个最难受的落点,你会发现更为年轻的王楚钦跑得更快、护台面积更大、回球质量和稳定性也更高,相比较而言,林高远就差一点点。

所以,这也是好几局打到八九分以后,王楚钦能胜出的关键因素,顶尖高手过招就差那么一两分。

再一个,当你采用现场解说的形式观看比赛,你不得不去挖掘场上选手每一板击球背后的想法和动机,努力与他们同频共振。

比如,第三局,在林高远10:5大比分领先情况下,被王楚钦连连追分,林高远叫暂停回来之后那一个关键的发球,竟然发出台了,给了王楚钦直接起板得分的机会,非常致命。

如果是平时观赛,最多在脑海里暗骂一句“发的是什么臭球?这么关键比分竟然发出台?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但是,在昨晚观赛中,在林高远发出台的那一瞬间,我“好像”听到了林高远内心的想法——他其实原本是想发一个正手短,避开王楚钦的强势拧拉,然后寻求抢先上手机会。

只可惜,事与愿违,发长了,把机会拱手让人。

但是,这样的观赛“顿悟”,让我对比赛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们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真实的比赛场上,“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看见的”不一定是场上运动员最想要的效果。

虽然是第一次解说比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在努力挖掘乒乓球方方面面的内涵,包括赛前预测、临场技战术解析、运动员的心理博弈,插空介绍一些技术的由来,比如拧拉。当然,也要把握与比赛的衔接,注意节奏把控等等。

这让我觉得一个小时的解说,时间看似长,实则非常紧张、紧凑。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总是艰难的,也肯定会有诸多瑕疵与不足。但是,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期待“下一次”,继续加油继续努力!

来源:杨磊谈乒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