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句都有严重语法错误”——李阳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直接砍在董宇辉最出圈的人设上。11月14日热搜第一,点进去全是截图:李阳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背景PPT红字刺眼,旁边一行小字“疯狂英语免费测评”。
“每句都有严重语法错误”——李阳这句话像一把钝刀,直接砍在董宇辉最出圈的人设上。11月14日热搜第一,点进去全是截图:李阳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背景PPT红字刺眼,旁边一行小字“疯狂英语免费测评”。
有人笑他蹭流量,也有人愣住:原来连“国民女婿”的英语也能被挑刺?
先别急着站队。
把视频拉回原位,8号那天,李阳对着台下几百个家长,原话是“和外国外交官交流,每句都错,错得离谱”。
可16号与辉同行甩出完整版,现场其实是北京书展的圆桌,主题叫“把杜甫读给世界听”。
董宇辉的“错句”是这句——“Du Fu’s sadness, how to say, it’s like the Yangtze River, always flowing, never stop.” 语法书确实要打叉:never stop缺第三人称单数。
可外交官听完当场接话:“That’s the river I want to see.” 台下掌声一片。
语言学家王欣后来补刀:口语不是高考改卷,能让对方想接话,就是满分。
李阳当然知道掌声不重要,热搜才重要。15号他开直播,背景板换成“全民口语大赛”,合作方是某短视频平台,报名入口就在评论区。
数据团队当晚给出报告:直播两小时,“语法纠错”关键词搜索暴涨320%,小程序广告位瞬间售罄。
有家长弹幕问“孩子到底要不要学语法”,李阳把镜头拉近:“先背三百句,再谈语法,这是疯狂英语二十五年不变的逻辑。
”一句话,把焦虑换算成下载量。
另一边,董宇辉没回怼,18号直接现身北京国际书展,双语主持《非遗里的中国》国际版启动仪式。
现场视频里,他拿毛笔写了“瓷”字,转头对外媒说:“This word looks like a pagoda, but it’s actually a kiln on fire.” 外宾笑成一团。
弹幕飘过一句“这句语法对了吗?
” 点赞最高的回复是“who cares”。
同一晚,俞敏洪在亚布力论坛被问到“怎么看李阳开炮”,老俞慢悠悠地喝了口水:“企业家要是连别人上课的自由都容不下,还谈什么出海。
” 一句话,把战火又踢回给李阳。
最尴尬的是蹭热点的小程序。19号三家教育公司抢着上线“拍照改句”功能,用户上传董宇辉原声,系统红笔圈出never stop,给出标准答案never stops。
可半天后,微博话题“never stop也挺好”冲上实时榜,阅读量破亿。
有人晒出和外国同事的聊天截图,对方反问:“If my Chinese friend said ‘never stop’, I’d think he’s poetic.” 算法立刻把这句推成金句,顺带把改句小程序的评分拉到2.7分。
程序员在后台吐槽:“我们错在把口语当高考试卷。
”
数据不会骗人,但数据也会说谎。
抖音教育类主播前十里,六个是教口语的,可真正下单买课的只有不到8%。
李阳25年前靠喊口号卖磁带,今天换成短视频卖体验课,套路没变,只是磁带变成了9.9元体验包。
董宇辉把杜甫讲到国外,GMV却来自图书和瓷器,不是英语课。
两人看似打架,其实各自守着不同钱包:一个收想快速提分的家长,一个收想听故事的成年人。
骂战越响,钱包越分得清。
所以,下次再看到“语法警察”上线,先问自己一句:我是要考试,还是要聊天?
如果明天就要考四级,那就乖乖背主谓一致;如果只是想跟外国同事聊杜甫,never stop就never stop,反正对方听得懂,还觉得你有点浪漫。
语言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试卷,而是一张灰度十足的通行证——有人拿它通关考试,有人拿它通关人心。
至于李阳和董宇辉,一个继续喊麦,一个继续讲故事,屏幕前的我们,只需要选对适合自己的那一档,然后按下支付或退出,就够了。
来源:端庄柑桔6qY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