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面对还迁安置房“办证潮” 我们这样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6:14 1

摘要:随着荆州市中心城区多个还迁安置项目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登记专区登记业务呈现突发性暴增,迎来了办证“高峰”,日均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量达678件,接待咨询526人次,远高于前期。

江汉风报道:近日,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三个登记专区人头攒动、受理窗口一片忙碌……

随着荆州市中心城区多个还迁安置项目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登记专区登记业务呈现突发性暴增,迎来了办证“高峰”,日均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量达678件,接待咨询526人次,远高于前期。

为应对当前“办证潮”,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党委科学施策、主动作为,通过研判制定预案、优化服务方式、调度窗口管理和服务,多措并举保障还迁安置房办证工作顺畅有序。

“预约”--前置化潮分流,开启办证“加速度”

荆州区历史遗留问题小区众多,主要集中在太晖村、东升片区、白荷小区等20个还迁小区,涉及群众13443户。面对数量多、问题复杂的客观现实,荆州办事处创新服务模式,提前对接、协调各村委会和小区业委会,集中收集材料、统一提交申请、精准开展“预约登记”,变“群众跑腿”为“干部代办”。

“荆小登”服务队通过深入摸排,统筹制定受理时间表、确定每日预约办理户数,实行有计划、分时段错峰受理以缓解拥堵;帮办员通过微信群、热线电话或到楼盘现场为还迁业主进行全流程指导,将已办登记件整理成“范本”供业主参照“学习”,提前备齐申请资料,窗口平均等待时间缩短36%,单笔业务办理时长减少22%;充分发挥服务大厅“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的联动协同作用,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午间不打烊”等便民举措,促进办证提速,确保业务当日预约、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实现登记不“拥堵”,服务不“卡壳”。

“上门”--下沉疏通梗阻,搭建服务“连心桥”

还迁安置房办证涉及部门多,资料的收集准备较一般业务复杂繁琐,担心群众“听不清楚、跑不明白”,沙市办事处全流程梳理业务办理环节和注意事项,全方位分析办证中存在的堵点难点,主动联合税务、住建等部门,针对让群众“头疼”的问题,采用上门服务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辟政策宣讲与登记服务的“第二战场”。

“荆小登”服务队走进滨湖雅苑,把登记窗口“搬”到小区,携带笔记本电脑、人脸识别仪、电子签名板等智能设备,在小区现场核验身份信息,进行受理初审并上传系统审核,业主“零跑腿”即可完成登记流程;在现场宣讲登记政策、发放服务指南,提供咨询答疑,指导群众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等平台网上、掌上便捷办。考虑部分业主白天外出务工的情况,“荆小登”服务队灵活调整上门时间,利用晚间或周末开展“错时服务”50余次,为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1585人次,确保“不漏一户、应办尽办”。

“调控”--“潮汐”精准匹配,激活便民“新动能”

因地处城乡接合部,开发区办事处平时业务量相对较少,登记专区仅设3个登记受理窗口,6282户办证量,让开发区办事处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一周以内,面对东港家园、常湾小区等还迁小区1428户业主的集中办证,中心紧急调派业务骨干赶赴支援,开发区办事处打破以往服务窗口固定化模式,运用“潮汐调控”机制,通过提前预约、分区预审、人员调配和流程优化等措施,构建“前端梳理、中端疏导、后端提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登记专区增设3个“潮汐窗口”,根据人流量、业务量的变化动态调整窗口数量和人员配置,高峰时段启用,低峰时段撤回,灵活应对压力和波动;同时,优化窗口资源配置,在服务大厅新增预审区,配备专职预审员,通过“材料预审、流程预导、问题预判”,减少群众无效排队、材料重复提交和业务办理时长,确保群众“随时能办,一次办好”

自今年8月份以来,中心累计受理还迁安置房登记业务7310件,开展预约服务2970次、上门服务450次、延时服务350次,至目前分户办证率达到27%。

来源:荆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