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仲山镇:文化铸魂聚民心 绘就幸福新图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6:02 1

摘要: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嘉祥县仲山镇持续聚焦文化基础设施升级,为群众幸福感“加码”。先后对仲东新村、仲北、后曹、董楼等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重建改造,同步推动其他村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让文化场所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创新打造的灯塔书屋·“仲”

文旅嘉祥

阵地焕新

打造群众“家门口”文化乐园

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嘉祥县仲山镇持续聚焦文化基础设施升级,为群众幸福感“加码”。先后对仲东新村、仲北、后曹、董楼等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重建改造,同步推动其他村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让文化场所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创新打造的灯塔书屋·“仲”享书香驿站,融合“灯塔党建平台”网上书吧资源,通过“纸质书+二维码”的立体阅读模式,划分阅读室、讨论区等功能区域,成为党员群众读书学习、交流思想、休闲放松的“一站式”精神港湾。此外,全镇精准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按需为各村配套下发图书,累计更新图书1000余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40余次,规范配齐书屋标牌、管理制度及借阅流程。同时,开展文体设施大排查大检修10次,为仲山文化产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点亮民生“幸福光”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仲山镇将志愿服务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让文明之花遍开乡村。全国“学雷锋日”期间,志愿者们活跃在街头巷尾,开展卫生清扫、政策宣讲、义务维修、帮扶弱势群体等暖心服务,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植树节里,大家共同参与集中植树活动,栽植树木千余株,为仲山增添一抹新绿。截至目前,全镇已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志愿服务已然成为仲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文体活动领域,仲山镇积极组织广场舞队伍参与2025年济宁市“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嘉祥站),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推选的篮球队伍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先后斩获嘉祥县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拔河比赛三等奖、“日照银行”“邻BA”3v3篮球赛嘉祥赛区三等奖及嘉祥县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济宁市“青春之城”篮球联赛(嘉祥赛区)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仲山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创新

文化活力浸润群众“新生活”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仲山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让文化生活“活”起来、“火”起来。累计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象棋公益培训班、太极拳培训班、读书节、特色理论宣讲等各类文体活动400余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充分利用各村文体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60余场、“送电影下乡”400余场,文体广场使用频率显著提高。同时,注重乡土文化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从妇女专职、村干部、党员、文艺爱好者等群体中深入筛选,为每个村培育1名热爱文体生活、热衷参与活动、有文艺特长的乡土文化“领头雁”,带动更多群众投身文化建设,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化发展氛围。

非遗赋能

特色文化激活振兴“新引擎”

仲山镇深耕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以非遗传承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目前全镇拥有丰富的非遗“家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鲁锦织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绾结葫芦、蓝印花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面塑、玻璃画),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红韵蘭扣鲁锦旗袍工艺、中国皮影戏)。为让非遗“活态”传承,镇政府投资3万余元,高标准打造“山东手造·济宁好礼·嘉品佳作”展示销售专区3处,集中展览展示200余种特色商品,每件产品均配备二维码展示牌,扫码即可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依托“众言仲行”宣讲品牌,创新创建“众言仲行·乡村文创”宣讲平台,围绕绾结葫芦、剪纸技艺等传统文化开展宣讲20余次,受众达500余人。此外,打造“仲山印象”网络直播间,邀请玻璃画、鲁锦旗袍等非遗传承人及本土特色企业开展直播8次,举办非遗文化农特产品展销会、乡村文化消费节等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

来源:嘉祥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