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懂王”,这次没跟BBC掰扯嘴皮子,直接甩出一封律师函——开口就要10亿美元赔偿,吓得BBC总裁连夜卷铺盖跑路。
文I李Lin环球
编辑I李Lin环球
前言
哈喽,大家好,小李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特朗普怒撕BBC这件事。
最近全球媒体圈最劲爆的瓜,当属英国广播公司被特朗普当众“掌掴”。
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懂王”,这次没跟BBC掰扯嘴皮子,直接甩出一封律师函——开口就要10亿美元赔偿,吓得BBC总裁连夜卷铺盖跑路。
特朗普怒撕BBC
事情的起因,是BBC前段时间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光看片名还以为是给特朗普翻盘的机会,结果看完才发现,这分明是给特朗普递上法庭传票的“鸿门宴”。
熟悉BBC的人都知道,恶意剪辑是他们的传统艺能,这次也没让人“失望”——他们把特朗普的各类讲话剪得七零八落,硬生生拼凑出“特朗普煽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的假象。
更阴险的是播出时间——10月28日,距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仅剩几天。这哪是播纪录片,分明是往大选的火药桶里扔了个二踢脚,摆明了要干涉美国内政。
特朗普这暴脾气哪能忍?一个英国媒体也敢跑到美国地盘上撒野,真当自己是CIA了?11月10日,10亿美元的索赔函准时送到BBC门口,字里行间都写着“玩脱了就得赔”。
按说BBC这种百年老店,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这次是真慌了。就在索赔函送达的前一天,11月9日,BBC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黛布·拉特内斯双双宣布辞职。这跑路速度,比兔子见了鹰还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心里有鬼。
这帮高管太了解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了。过去几年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美国媒体巨头,全被特朗普告了个遍,而且几乎每次都让他拿到了巨额赔偿。
特朗普打官司从来不是碰瓷,是真刀真枪地要肉吃,一旦被他咬住,不撕下块肉来绝不松口。BBC高管们一盘算:这锅谁爱背谁背,保住自己的饭碗才最重要,于是光速辞职溜之大吉。
BBC的慌,不光是怕特朗普的官司,更是怕自己连“续命钱”都没着落。2027年,支撑BBC生存的皇家宪章就要到期续约,说白了就是营业执照要年审。
现在他们正哭着喊着跟英国文化大臣南迪谈资金问题,可这位大臣早就放了狠话:“所有选项都不排除”。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再敢惹事,就断你狗粮,解散都有可能”。
这边续命的钱还没影,那边10亿美元的账单就拍脸上了,这简直是在摇摇欲坠的茅草屋上又扔了个C4炸药包。
特朗普这波“以恶制恶”,看得人既解气又唏嘘。解气的是终于有人治得了BBC,唏嘘的是这些年BBC的恶事干得实在太多。多少发展中国家被它恶意抹黑,多少真相被它的阴间滤镜扭曲,“双标”两个字早就在它的脑门上刻得明明白白。
你跟流氓讲礼貌,流氓只会当你是傻帽。这些年大家对BBC的谴责不少,但大多停留在口头,反而让它越来越猖狂。特朗普就聪明在这儿,他太懂后真相时代的玩法——跟BBC讲新闻道德就是对牛弹琴,这群人自己就是“道德定义者”,嘴上喊着客观公正,手里的剪辑刀却从来没停过。
对付这种人,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法律和金钱。你不是爱剪吗?法庭上慢慢剪给法官看;你不是想干涉大选吗?10亿美元一分都不能少。
结语
这场对决,其实撕开了很多“皇帝的新衣”。现在全球化时代,媒体跨境作恶早就成了常态,但跨境追责却一直跟不上。
口头谴责再多,不如一次实打实的索赔来得管用。当善良没法遏制恶意的时候,以牙还牙就是最直接的正义。
下次BBC再敢乱咬谁?这取决于我们是不是都准备好了“反击的武器”。毕竟对付豺狼,从来都不用跟它讲慈悲,用它听得懂的方式给它上一课,才是最彻底的教训。
而这堂由特朗普开讲的“反造谣公开课”,值得所有被虚假新闻伤害过的人好好听听。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