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种红果齐发力,白银农业再上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5:56 1

摘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在白银市,这一精神正转化为基层实践的生动注脚:白银区以种业振兴为突破,筑牢农业“芯片”根基;景泰县以特色种植为抓手,推动“小特产”变身“大产业”。两点突破,全域发力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锚定振兴坐标 厚植农业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白银基层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方向。在白银市,这一精神正转化为基层实践的生动注脚:白银区以种业振兴为突破,筑牢农业“芯片”根基;景泰县以特色种植为抓手,推动“小特产”变身“大产业”。两点突破,全域发力,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两天,在金穗种业的晒场上,成袋的玉米种子铺成金色海洋。“籽种好,一半谷”,这句流传千年的农谚,在这家扎根白银30年的企业里,正通过科技赋能焕发新生。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柱说:“目前公司自主培育的品种有20多个,在销售的有4-5个。今年三个自有品种繁育了2000亩左右,播种面积大概是40万亩,一部分已形成订单,另外一部分等待市场启动以后陆续发放、销售。”

作为当地种业“老大哥”,金穗种业的坚守,正是对全会精神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精准践行。如果说金穗种业的自主育种是白银区种业的“定盘星”,白银瑞德丰农业科技公司的代繁代育模式则是激活产业的“活力尖兵”。深耕代繁制种近20年,凭借得天独厚的山地隔离优势,让这家“小而精”企业站稳脚跟。白银瑞德丰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李兴亮说:“今年的制种产量达到了预期,每亩地400公斤左右的年产量,也是丰收的一年,年产值300万元左右。”

种业振兴的背后,是政策服务的精准赋能。白银区农作物种子服务中心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让自主育种与代繁代育“双轮驱动”的种业格局愈发稳固。白银区农作物种子服务中心主任魏雪莲说:“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白银区农作物种子服务中心对制种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引进优良品种,逐步做大做强,从而达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与白银区种业攻坚遥相呼应,景泰县的田野上正上演着“小特产”的蝶变故事。景泰县紧扣全会“产业振兴”要求,将西红柿、辣椒等特色农产品作为破局关键,通过规模化种植、主体赋能、全链延伸,让田间“土产”变成农民增收的“金产”。景泰县草窝滩镇西红柿种植户高景红说:“今年承包了40亩地种西红柿,主要品种就是‘212’‘丰泰’。”

草窝滩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上土壤通透性好,培育出的西红柿果形周正、口感醇厚,在全国市场享有盛誉。当地通过“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建成1处产业服务中心、3处交易市场和25个集中收购点,草窝滩镇已成为景泰县最大西红柿集散地。景泰县源春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金环说:“这几年和上海、郑州、西安的收购商有长期的合作。今年合作社销售西红柿总产量700多万斤,产值800多万元。”截至2025年,景泰县红辣椒、西红柿种植面积分别达7300亩、8000亩,特色农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

漫水滩乡的辣椒田里,另一番丰收图景同样动人。连片朝天椒红浪翻滚,收割机穿梭作业,鲜椒随即被转运至加工厂,筛选、色选、烘干等工序一气呵成。景泰县欣旺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涛说:“通过设备的清杂、色选、烘干、剪把等工序,成品货就能供应市场,现在一天的加工量在50吨左右。”

从白银区晒场上的“金色种子”到景泰县田间的“红色硕果”,两地虽路径不同,但都紧扣“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核心,走出了特色化、产业化的振兴之路。白银市基层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践力量。下一步,白银市将持续深化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主体培育激活乡村活力,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白银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