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太石河乡:“农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15:55 1

摘要:今年以来,太石河乡以“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提升三年行动为重要抓手,紧密围绕“五区”基层党建部署要求,围绕全乡“13563”工作思路,聚焦“农区”基层党建,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太石河乡以“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提升三年行动为重要抓手,紧密围绕“五区”基层党建部署要求,围绕全乡“13563”工作思路,聚焦“农区”基层党建,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聚焦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让基层基础“强”起来。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纵深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乡党委班子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学、带头抓,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2次,各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开展学习240余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宣讲26场次;坚持把选人育人用人作为管长远、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优化村干部队伍配置,实现了村干部学历大面积提升,对62名“两委”成员进行资格联审,坚决防止受过刑事处罚、涉及宗族恶势力等问题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按照村支书后备比例不低于1:2,其他村干部后备不低于1:1要求,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员26人、其他村干部42人,严格村干部坐班、事项限时办结、“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

聚焦产业发展,激活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曲“奏”起来。一是聚焦“点上特色、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紧盯群众关切,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实施道路硬化、防护栏安装、村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项目,尧孔、魏坝、金林等村补短板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山青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稳步扎实推进,建成龙山村低温焚烧垃圾处理站,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与人居环境提质增效,刷新村庄“新颜值”;二是立足资源优势禀赋,举办以“尝十味山珍、看百年水磨、赏千亩花海、叙万古长情”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节,因势利导开通“太石河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将银杏、白崖、山青等村以及周边景点有效链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边界,主动对接市场对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民俗体验等多元需求,创新发展差异化、精品化的农文旅融合项目,积极培育各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塑造乡村经济新动能,开拓乡村发展新空间;三是依托独特的光热水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增产增收模式,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培育鲈鱼对虾、花椒、核桃、订单辣椒、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采取“支部引领+合作社支持+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真正实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在致富链上;四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启动“支书直播助农”项目,村支书们化身“带货主播”,给直播间的观众详细介绍产品的口感、来源、价格和制作方式,带领村民探索电商助农新路径,推动当地“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出大山,帮助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聚焦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让社会大局“稳”起来。乡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的基层治理基本原则,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深化网格化管理,织密治理网络。全面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3个,积极搭建覆盖乡、村、组、单元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全乡设乡级总网格1个、村级网格13个、组级网格35个、单元网格103个,科学划分网格,明确职责分工,切实激发了基层治理新动能。二是多元机制融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村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元协商调解机制有机融合,由乡党委、政府牵头,充分发挥乡综合执法队、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联动作用,形成协同作战、同向发力的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查夜巡等工作,精准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织密织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2起,成功化解32起,化解率100%,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将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了多网合一、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三是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开展法律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禁毒、反邪教、反电信网络诈骗、扫黑除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守好法律底线,先后建成太石河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龙山“乡贤调解室”、尧孔村“纪法大讲堂”、吉龙村“道德大讲堂”,全方位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为辖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来源:陇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