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陶瓷大师离世,百万真品无人收藏,数字鉴定将迎新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5:14 1

摘要:故宫11月10日发讣告说,耿宝昌老师当天早上6点50分在北京去世了,享年103岁。他是全国知名的瓷器鉴定专家,主持过很多重要文物的鉴别工作,写的《明清瓷器鉴定》书是这个领域的经典教材。告别仪式定在11月16日早上九点,地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

故宫11月10日发讣告说,耿宝昌老师当天早上6点50分在北京去世了,享年103岁。他是全国知名的瓷器鉴定专家,主持过很多重要文物的鉴别工作,写的《明清瓷器鉴定》书是这个领域的经典教材。告别仪式定在11月16日早上九点,地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

耿老师1922年出生在北京,从1956年开始就在故宫工作,专注研究陶瓷和古代工艺品。他参与过丝绸之路的考察,还和别人一起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一生经手鉴定过的文物有几百万件,自己却没留一件私藏品,全都捐给了国家。2024年他把自己收藏的22件瓷器铜器捐给了故宫博物院。

现在网上有人在讨论,说耿老师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鉴定方法还在用。最近故宫和国外的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了一种新仪器,能更精确地检测瓷器成分。不过用机器代替人工鉴定到底靠不靠谱,还有争议。有人觉得传统老专家的经验没法完全复制,也有人说科技能解决更多难题。

各地博物馆都在准备纪念活动。天津那边开了个“空白收藏家”比赛,鼓励年轻人学习耿老师不贪财的精神。网上有博主拍到河北辛集老家把耿老师小时候住的房子改成了陶瓷教育基地,打算明年正式开放。

最让人好奇的是,他捐赠的文物里有个明代青花罐子,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件。现在故宫文创部门设计了款叫“无物斋”的茶具,包装上就印着那个罐子的图案。不少网友说这杯子用着踏实,毕竟有历史味道。

现在去八宝山参加告别的人很多,有人拍视频说现场放着青花瓷花篮,挽联用了很多陶瓷纹样的字体。工作人员透露,这场仪式用上了新的智慧殡葬系统,家属可以在手机APP上看到实时直播。

北京那边有媒体报道说,耿老师年轻时在琉璃厂当过学徒,后来故宫扩建时他参与整理了大批文物。最近有学校复原了他的鉴定笔记,发现他当年给每件瓷器都画了简笔图,比现在的3D扫描还细致。

现在网上流传一个说法,说耿老师这辈子只收了个徒弟,那徒弟现在在敦煌做壁画修复,也在用老师的方法分析彩料成分。短视频平台上有个挑战赛,让大学生们蒙眼摸瓷片猜年代,结果几乎没人能突破老师设定的标准误差。

相关部门宣布计划把耿老师的鉴定手稿数字化,以后游客用AR眼镜能看到立体版的《明清瓷器鉴定》。还有人提议在元宇宙平台建虚拟展厅,模拟他当年的工作场景。

这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少人回忆老一辈专家的故事。有人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耿老师坐绿皮火车去各地看文物,一出差就是半个月。现在高铁方便了,但那种蹲在乡野找碎片的情景再难复现。

总之,这场告别不仅是对个人的纪念,也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关注文物鉴定这行的传承问题。故宫官网这两天访问量暴涨,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听说“古陶瓷研究”这个专业。至于那些没被耿老师碰过的百万件藏品,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只能看新技术的发挥了。

来源:趣飞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