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破冰?叙利亚总统首访白宫,美叙关系转暖背后暗藏交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5:02 1

摘要:这事儿放在以前真没人敢赌,毕竟叙利亚1946年独立到现在,国家领导人从没踏过白宫的门槛,这次算是把七十多年的隔阂给捅破了。

11月10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直奔美国,和特朗普在白宫关起门来谈了一场。

这事儿放在以前真没人敢赌,毕竟叙利亚1946年独立到现在,国家领导人从没踏过白宫的门槛,这次算是把七十多年的隔阂给捅破了。

这场闭门会谈被外界喊成“历史性时刻”,不是没道理。

要知道,自2012年美国关掉驻叙使馆后,两国就基本断了官方往来,这次能坐在一起,本身就说明双方都有实打实的需求。

特朗普会后对着媒体说,希望叙利亚能“取得巨大成功”,还夸巴沙尔是“强有力的领导人”。

如此看来,美方这次的态度确实放得挺低,而巴沙尔这边,也没空手来,直接带着反恐合作的诚意。

本来以为美叙和解会是慢慢试探的过程,没想到一上来就拿出了硬核成果,这节奏确实让人意外。

巴沙尔在会谈中对外表态,叙利亚会加入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成为第90个成员。

这意味着叙方会在军事、情报等方面和联盟深度协作,不光要清剿“伊斯兰国”的残余势力,还会阻断外国武装人员的流动。

全球打击“伊斯兰国”联盟2014年就成立了,以前主要是美欧和中东一些国家在参与。

叙利亚的加入,相当于让联盟在叙境内的反恐覆盖更全面了。

“伊斯兰国”虽然大势已去,但在叙东部还偶尔有小动作,现在叙美能共享情报,打击精准度肯定会提升不少。

作为回应,美方也松了口,宣布要重启和叙利亚的外交关系。

后续大概率会先恢复代办级往来,再慢慢推进大使级任命,只不过这流程能不能顺顺利利,还得看美国国务院内部的协调。

会谈成果看着挺实在,但要落实下去,还有两个绕不开的坎儿。

第一个就是叙以之间的戈兰高地争端,巴沙尔自己也坦言,这是当前和谈的主要障碍。

戈兰高地这地方,1967年六日战争中被以色列占了,1981年以色列还宣布吞并,国际社会大多不承认。

现在以色列在那儿部署了约2万驻军,对他们来说,这地方既是水资源保障,又是安全缓冲带,想让他们轻易放手根本不现实。

而叙利亚这边,收回领土完整是底线,美方虽然说在斡旋,但这种根本矛盾,短期内怕是很难找到平衡点。

接踵而至的第二个难题,乃是叙利亚的经济重建。历经多年动荡,叙利亚百废待兴。

经济重建之路荆棘满布,却又迫在眉睫,亟待各方携手破局。

据世界银行估算,此事宜需耗费至少两千亿美元资金。如此庞大的金额,无疑会给相关事务的推进带来诸多考量与挑战。

美方虽然释放了积极信号,把对叙制裁豁免延长了180天,还暂缓了“凯撒法案”框架下的部分制裁,但说实话,这更像是“试水”。

180天的豁免只覆盖食品、药品这些民生领域,重建需要的建材、能源设备还在制裁名单里。

而且全面解禁得美国国会点头,现在国会内部分歧不小,不少民主党议员都明确反对,这关不好过。

为了让会谈成果落地,叙美土三方的外长很快在华盛顿开了工作会议,目的就是搭建明确的合作执行机制。

土耳其卷入其中,其核心诉求是解决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问题,在此情形下。

美方需在叙利亚与土耳其之间寻得平衡,否则三方协作将难以顺利推进。

从美方的角度看,这次和叙利亚和解,算盘打得挺精。

美国政策分析认为,帮叙利亚稳定下来,能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还能平衡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势力。

现在美国在叙东北部还有约900名驻军,主要是做“反恐顾问”,特朗普政府一直想从中东抽身。

但能不能撤,关键看叙利亚能不能证明自己能独立遏制“伊斯兰国”。

此外,美方妄图借美叙关系缓和之机,撺掇叙利亚与以色列接触。

变本加厉的是,美方竟希冀叙利亚未来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以达成使叙以关系正常化的图谋

这要是成了,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可是不小的外交收获。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切的前提是叙以能先解决戈兰高地的争端,难度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这次巴沙尔访美,是美叙基于各自战略需求的双向选择。

叙利亚想靠解禁摆脱困境、推进重建,美国想靠稳定叙利亚优化中东战略布局。

虽然面前还有美国内政治阻力、叙以分歧和巨额资金缺口这些挑战,但不可否认,这次访问给叙利亚的政治解决进程带来了新可能。

中东格局会不会因此重塑,后续的发展值得持续盯着看。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