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招求职别给自己设限,即使学校非名校,也要大胆投递央国企,别被 "高大上" 标签吓退,因为央国企内部也有大量普通岗位。每年秋招都有大批双非、民办本科甚至专升本的学生,一看到“央企”“国企”的招聘公告就打退堂鼓,觉得“这些都是985/211学生的菜,我肯定没戏”
校招求职别给自己设限,即使学校非名校,也要大胆投递央国企,别被 "高大上" 标签吓退,因为央国企内部也有大量普通岗位。每年秋招都有大批双非、民办本科甚至专升本的学生,一看到“央企”“国企”的招聘公告就打退堂鼓,觉得“这些都是985/211学生的菜,我肯定没戏”。可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名校焦虑”绊住了脚,错过了稳稳的“铁饭碗”。
这种“央国企只招名校生”的误解,就像一层厚厚的滤镜,让普通院校的学生看不清真实的招聘行情。我接触过一位某省联通的HR,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省级分公司的总部岗位可能卡985,但县级营业厅的岗位,双非本科占比超60%,去年还有两个专升本的学生通过校招进来了,干活踏实又稳定,比有些眼高手低的名校生好用多了。”
先说说三大运营商的基层岗位,这简直是普通院校学生的“福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县级网点,每年校招都招不少人,普遍要求本科就能报,专业对口的话,录取概率特别大。去年有个学通信工程的双非本科生,秋招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递了本省联通的省级分公司,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offer。他说:“面试的时候HR根本没怎么问学校背景,全程都在聊我之前在通信公司做基站维护的实习经历,问我处理过哪些故障,怎么排查问题,我把实习日记里的案例讲了讲,当场就被告知‘基本没问题’。”
银行系统的基层岗位,同样不“唯名校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县级支行,每年校招都会放出大量柜员岗、客户经理岗,这些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很宽松,民办本科的学生也有很多机会。我带过一个民办本科的学员,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秋招时投了家乡的农业银行县级支行,笔试好好刷了题,面试时表现得真诚稳重,最后成功入职,现在月薪5000+,还有五险一金和节日福利,比去私企做会计安稳多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央企的销售岗,连大专学历都能进。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国稀土集团这些响当当的央企,旗下的销售岗位经常标注“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个大专学市场营销的学员,去年校招时投递了中国稀土集团的销售岗,凭借清晰的表达和对行业的了解,成功被录取,起薪6000+,还有提成,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缴纳,比他那些去私企做销售的同学待遇好多了。他说:“一开始我也觉得央企遥不可及,投简历的时候手都在抖,没想到真的考上了,现在爸妈逢人就夸我有出息。”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投递央国企,是把央国企当成了“铁板一块”,觉得所有岗位都像总部管培生那样竞争激烈。可实际上,央国企就像一座庞大的大厦,既有需要名校生支撑的“顶层设计岗”,也有大量需要普通人才的“基层砖瓦岗”。某央企总部的管培生岗,报录比能达到100:1,可它下属的地级市分公司的操作岗,报录比可能只有5:1,竞争压力天差地别。
这里给普通院校的学生提个醒:报考央国企,别死盯着总部和一线城市的岗位,地级市、县级单位的岗位机会更多,竞争更小,而且很多不限户籍,本地学生报还有“主场优势”。有个河南的学生,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秋招时没去挤省会的电网岗位,而是报了家乡的县级供电公司,笔试成绩刚过线就被录取了,上班离家近,福利待遇也不错,比去大城市漂着舒服多了。
当然,“门槛低”不代表“不用努力”。央国企招聘虽然不卡名校,但也看重学生的“硬实力”——实习经历和项目经验就是最好的加分项。如果能有2-3段和目标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你的简历就能在一堆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比如学计算机的学生,去互联网公司做过开发实习;学汉语言的学生,在政府单位做过文秘实习,这些经历都能让HR看到你的能力,忽略你的学校背景。
我认识一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双非本科生,她从大二开始就有意识地积累实习经验,先后在两家国企的人力资源部实习,帮着做招聘、整理员工档案、组织培训活动。秋招时她投递了中国石化的地级市分公司人力资源岗,简历刚投出去就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时她能准确说出国企HR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最后成功入职,HR说:“她的实习经历比很多名校生的空泛简历有价值多了。”
最后想给普通院校的学生说句心里话:央国企从来不是“名校专属”,它们需要顶尖人才做科研、搞管理,更需要踏实肯干的普通人才做基层工作。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机会,而是你先给自己设了限,被“我肯定考不上”的想法吓住了。
校招就像一场“双向选择”,你在评估企业的同时,企业也在寻找合适的人才。与其对着名校生的offer羡慕嫉妒恨,不如沉下心来研究央国企的招聘需求,把目标瞄准基层岗位,提前积累实习经验,认真准备笔试面试。要知道,很多央国企的基层岗位,缺的不是名校光环,而是踏实肯干的态度和能胜任工作的能力。
放下你的“名校焦虑”,别再犹豫,看到合适的央国企岗位就大胆投递。你不试,怎么知道机会不属于你?说不定下一个拿着央国企offer的,就是你。
来源:兮颜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