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解锁上海图书馆年度大展国宝背后的传奇故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09:48 1

摘要:大阜潘氏,清中期以降苏州影响力最大的世家望族,人称“贵潘”,“吴中言科第人文之盛者,必以潘氏为称首”。潘氏一族,功名显赫,文运绵长,一门九进士,更有状元宰辅潘世恩、三朝重臣潘祖荫,李鸿章亲题匾额“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其门楣之崇可见一斑。

大阜潘氏,清中期以降苏州影响力最大的世家望族,人称“贵潘”,“吴中言科第人文之盛者,必以潘氏为称首”。潘氏一族,功名显赫,文运绵长,一门九进士,更有状元宰辅潘世恩、三朝重臣潘祖荫,李鸿章亲题匾额“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其门楣之崇可见一斑。

潘氏不仅官运亨通,更以文采风流、收藏宏富闻名于世。潘家交游,尽是当世名士:袁枚、钱大昕、段玉裁、孙星衍、左宗棠、吴大澂、张之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家族所藏珍堑吉金之美富,亦堪称江南翘楚——潘奕隽“三松堂”、潘世璜“须静斋”广纳书画碑帖;潘世恩“留余堂”藏书万卷;潘曾莹“小鸥波馆”书画琳琅;至潘祖荫“滂喜斋”“攀古楼”,集宋椠元刊、金石碑帖之大成,冠绝一时,陶染士风;潘博山、潘景郑“宝山楼”克绍箕裘,更将累世珍藏化私为公。

上海图书馆是滂喜斋、宝山楼旧藏的重要归宿,并收藏有大量潘氏手稿、日记、信札。此次“攟古继美——上海图书馆藏苏州潘氏典籍文献展”荟萃宋版古籍、孤本碑帖等大量国宝级文物,辅以名家尺牍珍品,既呈现文物之精,亦讲述文献背后的故事。下面这本书由“攟古继美”策展人梁颖先生主编,上海图书馆馆员倾力打造,撷取展览菁华,循迹探微,开启潘家的“书箧”,引领读者走进那段尘封往事。

翻开此书

你将解锁一段段文物背后的传奇

书名:《潘家的书箧——上海图书馆潘氏珍藏解锁》

作者:梁颖 韩令令 杨雪薇 史桢英 陈雷 王君婕 高雅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书号:978-7-5439-9437-9

出版日期:2025年11月

定价:158.00元

展览期间六折销售

吴门贵潘,科甲蝉联,簪缨继世,一个江南科举世家的养成,百年荣光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家族接力?

潘奕隽与汪缙遗著的刊刻,是一场跨越三十年的故事,以书卷延续逝者的精神生命。中年退隐,高卧林泉,西圃之中,家族中生代潘遵祁寻觅到了怎样的文人理想?《西圃图》上,留有哪些名士墨痕?

《西圃图》

十卷《金石录》如何成为藏书界的身份象征?它与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之间,藏着怎样的文化因缘?

潘祖荫所得首部黄丕烈旧藏宋本《梁溪先生文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流传秘辛?

宋刻《广韵》重归中土,谁在何处将它访得?谁将它翻刻以飨学人?谁又将它带回故土?潘祖荫又如何得到了它?

百鸡问题、勾股定理、圆周率……唐代算学的标准教科书经过了怎样的流传而来到滂喜斋?

《周髀算经》

从天籁阁到传是楼,从玉雨堂到滂喜斋,从宋刻《东观余论》的鉴藏史中,一瞥明清藏书楼的兴衰往事。

滂喜斋之宋刻真赏《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其选诗旨趣为何独树一帜?背后又隐藏着王安石怎样的编选密码?

《滂喜斋藏书记》的稿本究竟呈现多少种面貌?背后暗藏多少未言之隐?红印本问世,何以震动整个书林?

一位飘然而去的仙人,一口早已湮灭的古井,当他们凝落成纸墨,“宋拓宋装”《许真人井铭》中又续写了怎样的过往?

《许真人井铭》

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化度寺塔铭》,真伪之辨纠缠三百年,如何成为《四欧宝笈》中的无上珍品?

左宗棠为报恩献上大盂鼎,潘祖荫得鼎之路却一波三折,他与友人反复追问的那句“盂鼎来了吗?”道尽多少望眼欲穿。大盂鼎、大克鼎如何入藏潘家,又如何在乱世中辗转流离,最终安驻于博物馆的聚光灯下?

当翻经大德道因法师遇上“小欧”欧阳通,什么样的碑帖曾令潘志万反复临习?

宋志孤本和唐志遗珠,潘博山和潘景郑兄弟钟爱的碑帖都是什么样的?

数百年来,世家望族如走马灯般登场又谢幕,为何“贵潘”家族独能穿越时光,值得今人一再书写与阅读?

答案或许在于:在官本位的清代,潘家固然“贵”在科第功名、位极人臣;然而今日回望,我们更应珍视的,是这个家族在文化传衍与珍宝守护上的卓绝贡献。百年后功名利禄如浮云过眼,文脉传承却是润物无声。正是这份超越时代的文化自觉与守护精神,让“贵潘”之“贵”,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这本书,

将为你深度解读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

来源:爱文学的小考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