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中旬,一场关于“英语水平”的争议在网络掀起波澜——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11月8日至9日的线下活动中,公开批评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英语“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严重语法错误”,甚至连带评价“新东方不怎么样,俞敏洪发音更差”,还直言“这段话一定要发到网上,引起轩然大
11月中旬,一场关于“英语水平”的争议在网络掀起波澜——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11月8日至9日的线下活动中,公开批评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英语“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严重语法错误”,甚至连带评价“新东方不怎么样,俞敏洪发音更差”,还直言“这段话一定要发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我就喜欢轩然大波”。
这番尖锐的评价很快在社交平台扩散,而董宇辉随后以平和的态度回应:“抱歉,英语丢得太久,说的时候来不及反应,口语中有多个语法错误,大家多提批评意见”,主动认领了不足,也让这场争议多了几分温和的收尾。
从李阳的“主动挑事”到董宇辉的“低调致歉”,事件的核心既围绕着英语表达的专业性,也夹杂着公众对不同语言学习风格的讨论:李阳代表的是传统英语教学中对“语法精准、发音标准”的严苛要求,而董宇辉的口语则更偏向日常交流中的“实用性表达”——作为带货主播,他的英语更多服务于内容传递,而非专业演讲的语法严谨性。
这场争议也让不少网友感慨:语言的本质是沟通,“完美语法”与“流畅表达”或许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李阳刻意追求“轩然大波”的姿态,反而让讨论焦点从“英语水平”转向了表达的分寸感。
来源:云中w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