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订单交付紧锣密鼓……眼下,全市企业进入四季度冲刺关键期,11月14日记者走进多家重点企业看到,从自主研发装备扬帆海外,到重点订单按期交付,再到新产线加速筹建,企业凭借技术硬实力与政策红利加持,在产能提升与市场拓展中双向发力,用实打实的增长态势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订单交付紧锣密鼓……眼下,全市企业进入四季度冲刺关键期,11月14日记者走进多家重点企业看到,从自主研发装备扬帆海外,到重点订单按期交付,再到新产线加速筹建,企业凭借技术硬实力与政策红利加持,在产能提升与市场拓展中双向发力,用实打实的增长态势冲刺全年发展目标。
定制装备出海忙
产能冲刺稳增长
走进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作业。“后面这个大箱子里的,就是我们近期要发往俄罗斯的撬装高转速氮气压缩机组。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性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金星集团外联部部长董鹤指着待发运的设备介绍。据了解,这款机组专为海外市场量身研发生产,在稳定性、适配性上经过了多轮测试,能满足俄罗斯客户在能源开发场景中的使用需求,目前已完成全部生产调试,正装箱待发运。
今年以来,金星集团的成绩亮眼。董鹤介绍,公司前三个季度的产值已与去年全年持平,进入四季度后,手里的订单依然饱满,工人们正全力保障产品交付,“按照目前的进度,预计今年产值比去年提升30%以上,我们对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很有信心。”
能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既离不开企业的技术硬实力,也得益于政策的精准滴灌。据介绍,在国家深化外贸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四川省推出了外贸惠企32条、民营外贸企业发展10条措施,成都市也实施了“蓉品出海”市场拓展行动。金星集团凭借“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享受到了出口退税、信用保险、国际物流等政策红利,再加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的助力,产品能实现高效通关与全球配送,这也为公司装备出口业务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增长打下了基础。
董鹤介绍,目前,厂区内除了这台待发往俄罗斯的机组,其他生产线也在按计划推进。接下来,金星集团将继续聚焦生产交付,以稳定的产能和过硬的产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让更多自主研发的装备走向全球。
全员攻坚保交付
重点订单稳推进
在思瑞克(成都)母线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密集型母线槽组装线上传来有序的机械运转声,智能母线槽调试区的技术人员正专注地核对参数,防水防火母线槽检测工位上,每一项指标都在严格把控中。
“四季度是全年目标的收官战,目前公司手握国家电网配套项目、大型地产配电工程等多个订单,全员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订单按期交付。”公司总经理李沛凯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介绍,眼下每条生产线都保持着高效运转的状态,从零部件组装到成品检测,每道工序紧密衔接,“大家干劲十足,都想着把订单按时交到客户手里,为全年目标画上圆满句号。”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已完成年度产值目标的70%。进入四季度冲刺阶段,依托手中的重点项目订单,预计能实现业绩同比18%的增长。
眼下,冲刺的脚步仍在加速,而赛思瑞克的目光早已看向更远的未来。李沛凯透露,公司已在规划明年的发展蓝图——引入更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产能与技术水平,同时深耕五线配电方案研发,“我们希望能通过持续的努力,把光明和动力带进千家万户,在母线槽领域闯出更广阔的天地。”
24小时全速生产
扩产加码谋未来
作为锰酸锂电池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位于邛崃经济开发区的泓力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继创下86天签约投产的速度后,再添“半年上规”亮眼成绩,正以满产姿态向年度目标全力冲刺。
记者走进泓力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身着无尘服的工人精准操作着检测、组装设备,一块块锰酸锂电池经多道工序有序下线。
锰酸锂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高性价比优势,近年来在新能源市场持续走热。作为河南泓力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泓力新能源(成都)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132亩,规划建设年产10亿只锰酸锂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当前,我们两条主力产线正24小时全速生产,日均产能达220万只,产品合格率超过99%。预计第四季度可完成2亿只成品电池生产,全力确保全年3亿只入库目标达成。”泓力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凯表示。
在冲刺四季度的同时,企业已开始新的扩产计划,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投产。“预计今年底前将筹建第三条生产线,按照计划,预计明年全年产量将超过12亿只。”黄凯说。
通讯员 王亚姣 冯胜耀 记者 李柯雨 粟新林 供图 受访单位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