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经12年发展,‘草原十二骑手’已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作为群体化地域文学概念,有效地助推了内蒙古的文学创作。”11月14日,谈到内蒙古文学界的“草原十二骑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说。
“历经12年发展,‘草原十二骑手’已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作为群体化地域文学概念,有效地助推了内蒙古的文学创作。”11月14日,谈到内蒙古文学界的“草原十二骑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说。
“草原十二骑手”这一文学群体,深植于内蒙古雄浑广袤的文化土壤,由4个代际12位中青年作家组成,包括海勒根那、娜仁高娃、赵卡、肖睿、拖雷、苏热、渡澜、晓角、阿尼苏、陈萨日娜、田逸凡、艾嘉辰。从“70后”到“00后”,12位作家以强劲的势头、多元的笔触、丰富的地域特色以及清醒的自觉意识,展现出内蒙古中青年作家群体的创新活力与艺术追求。
“草原十二骑手”。
自2013年以来,内蒙古文联的《草原》杂志“草原骑手”栏目精心培育,持续挖掘、扶持60余位内蒙古青年作家。其中,“草原十二骑手”是内蒙古青年作家群体的精锐代表,多人摘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年度文学排行榜、各类年选及生态文学推荐书目,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独具辨识度的重要力量,彰显了内蒙古文学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今年5月,《草原》杂志遴选“草原十二骑手”代表作,出版发行了中短篇小说集《草原十二骑手》,作品风格各异,叙事手法多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草原十二骑手》的出版,正是《草原》杂志长期耕耘的生动缩影,不仅集中展现了内蒙古文学新力量的蓬勃朝气与创作活力,更成为新时代北疆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焕发时代光彩的有力见证。
“好的文学要扎根土地,更要照见人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表示,《草原十二骑手》里的作品,既保留了内蒙古的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又深入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这种“在地性”与“普遍性”的结合,让这些青年作家的创作有了更厚重的质感,值得关注。
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草原》杂志主编阿霞说:“《草原十二骑手》呈现出多民族作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元的创作成果,青年作家在文学的疆域里纵横驰骋,他们的作品不光书写草原,还有森林、沙漠、乡村以及都市,我们希望通过‘草原十二骑手’这一品牌,把内蒙古有影响力的作家向全国推荐。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中青年作家的动态,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程,搭建多元创作扶持平台,促进交流互鉴与跨界融合,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托举作家成长。”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马芳
编校:马铃翔
二审:冯雪玉
三审:庞俊峰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