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收涨0.73%,但国防军工板块却逆市大跌3.81%,成为所有行业中跌幅最大的板块。
资金大规模撤离,业绩持续低迷,国防军工板块成为今日A股最“黑”的板块。
今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收涨0.73%,但国防军工板块却逆市大跌3.81%,成为所有行业中跌幅最大的板块。
这一跌幅远超第二名电子板块的3.75%,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仅银行板块微涨0.21%,其余30个行业全线下跌。军工板块的突然“变盘”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01 板块走势与市场对比
从资金流向来看,今日整个A股市场机构及主力资金净流入1214.3亿元,但国防军工板块却成为资金抛售的“重灾区”。
与军工板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日涨幅居前的板块为电力设备(涨4.31%)、有色金属(涨4.01%)和综合(涨3.3%)。
军工板块的下跌并非孤立事件。从企业性质看,国防军工板块内部分化明显,中小市值品种承压更大,而部分龙头股相对抗跌。
这种分化体现了市场对军工企业业绩确定性的重新评估。
02 业绩低迷成主要拖累
业绩持续低迷是军工板块下跌的核心原因之一。尽管2025年三季度军工板块整体营收出现回暖,同比回升16.99%,但利润端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军工板块归母净利润虽同比回升14.01%,但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基数效应和部分领域的订单恢复,整体盈利能力仍然承压。
毛利率下滑是最直接的体现。2025年前三季度,军工行业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8.6%进一步下降到17.7%,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净利率也从2024年同期的5.10%下降到4.97%。
这种业绩压力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体现,尤其是上游材料和中游加工制造环节利润持续承压。
03 资金撤离加速板块下跌
资金大规模撤离是今日军工板块大幅下跌的直接推手。根据市场数据,主力资金从军工板块净流出明显,这与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向形成鲜明对比。
国防军工板块前期曾经历一波上涨行情,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受人事调整基本落地、订单逐步恢复等因素影响,军工板块最高涨幅达50%。
随着近期地缘政治风险降温及资金获利了结,主题投资热度明显降温。
公募基金对军工板块的持仓也呈现出结构性复苏的特点。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军工股持仓占比为3.62%,相较于2025年第一季度低点(3.51%)仅回升0.1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机构对军工板块的配置意愿仍然谨慎。
04 估值回归与行业特性共振
军工板块估值长期处于相对高位,调整压力不断积累。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部分细分领域估值仍然不低,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容易引发估值回调。
军工行业的特殊属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为拖累。军工订单和业绩高度依赖五年规划,当前正处于“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尚未完全落地的过渡期,订单能见度相对较低。
此外,军工企业信息披露受限,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业绩,风险溢价上升。军工板块历来波动较大,在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时,往往成为资金首选抛售对象。
05 产业链结构性分化明显
从产业链角度看,军工行业内部呈现出“营收普遍回暖、利润分化显著”的结构性增长特征。
下游整机与中游分系统企业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8.92%和89.71%,凸显其强势的议价能力与成本传导效率。
而上游材料(-14.36%)、中游-加工制造(-20.16%)及中游-信息化配套及软件(-4.50%)等环节利润仍持续承压。
这种分化源于订单释放节奏差异和产业链议价能力不同。导弹等兵装领域需求集中释放,订单量呈现历史级增长,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仍处于去库存周期。
06 后市展望与投资机会
展望四季度,军工国内需求增长点有望加快扩散,同时军贸订单或将持续落地,整体复苏力度有望明显加大。
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预期增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
中长期看,“十五五”期间,在建军百年目标牵引下,国内武器装备建设力度将强化;全球局势动荡背景下,军贸领域未来5-10年持续上行趋势明确。
国防军工作为大国博弈压舱石,内需刚性且自主可控,军贸出口受国际贸易扰动小,在贸易摩擦环境中具备超额收益特征。
投资布局上,可把握“业绩确定性+成长稀缺性”两大主线,聚焦订单充足,技术壁垒深厚,场景延展性广的核心标的。
航空装备、军工电子、船舶制造、新材料、新质战力等五大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随着军队反腐的最终落地,军工板块有望进入基本面全面复苏新周期。对于投资者而言,近期军工板块的调整为长期布局提供了机会,但需谨慎选择那些具有真正技术壁垒和订单保障的优质企业。
来源:荣大兴中一点号
